一、 瑰丽你个弟弟 | Murmur about the Rosewood Beijing
到CBD工作以后,离我和对象办公室最近的酒店是京广桥西北角的瑰丽酒店。虽然各自有协议价,但是价格依然令人望而却步。
不过在京广中心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的CBD老牌地标的40层至顶层,实际还有由业主方自营的酒店式公寓。名曰京广公寓。入住这里只需要瑰丽一半甚至更低的价格。却有比瑰丽更好的景观和更宽敞的房间。套房700 每晚的报价堪称北京CBD豪华酒店的性价比之王。
评测瑰丽的朋友不少,不过好像没发现有写京广的,也许算首发咯?
二、 第一印象 | First impression

京广中心全楼1-23层是瑰丽Rosewood,25-38层是写字楼,40层以上是酒店式公寓。三个功能区之间是设备夹层。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所以论景观京广公寓天然比CBD大多数酒店有优势。毕竟楼层高,又位于CBD相对边缘的地段。
京广中心1990年建成时曾是京城第一高楼。当时的东三环大部分土地都还是工厂大杂院。南端的建国门外大街1号院是郭氏集团投资的国贸楼群,北端呼家楼朝阳门外大街1号就是京广中心。CBD的范围就由这一南一北两栋摩天大楼划定,但是相较于建外大街沿线神仙打架般林立的豪华酒店群,朝阳门内外则显得低调很多,就算从金茂万丽算起,沿线五星级酒店一只手差不多能数清。甚至还保留着CBD内最后的一片城中村。
对象的办公室在楼内30层,我的办公室在对面20层。上图是从我的办公室拍的。图中左侧灯火阑珊处便是CBD地带最后一片棚户区化石营村。
酒店的入口在大楼西北角的后门,和写字楼入口比较靠近,有专属电梯直达40层。


由于公寓区位于大楼顶端,楼下的核心筒空间在40层至顶层形成一个约50米高的悬挑大堂。看起来非常气派。大楼刚建成时,邓小平曾经视察过这个40层大厅。
一出电梯首先映入眼帘的其实是餐厅外沿着北三环直通燕山的天际线风景。考虑到这是一栋落成于1990年的建筑,不得不说这个中庭设计是非常前卫且历久弥新的。



前台安排了51层的次顶层客房,从天井往下看挺震撼的。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1993年邓小平最后一次在北京视察,从东三环高架桥下来,指着京广大厦说:“这是北京最高的建筑,三年前我来过啊,旁边拆的拆,建的建,都不认识了。”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说:“当年我差点从这里跳下去啰!1988年离亚运会开幕只剩一年多时间,还有很多体育场馆没有建成。我给中央立下军令状,如果没有按期完工,我就从51层楼顶跳下去!”
因为是酒店式公寓,全套房设计。所以基础房型就是一室一厅套房,所以也就没什么高卡升房不升房的问题。结合其独一无二的地段,所以我说它是性价比之王。
目前公寓大部分房间装修风格保留了世纪之交的审美味道。2025年翻新部分客房我还没住过。既然是酒店式公寓,那么设备设施自然要比一般酒店丰富一些,全功能厨房适合爱做饭的朋友,一家人住的话叫个盒马或者小象超市买菜来做饭很不错。冰箱旁的开放柜相当于Minibar。配置虽然一般但胜在Minibar定价公道,考虑到附近最近的便利店得走一公里,渴了喝一罐5元钱的雪碧可乐啥的不会太肉疼。
不过和所有世纪之交过来的客房设计一样,京广公寓的卫浴相对古老一点,纯白色设计 5000K色温的灯,白色陶瓷浴缸占据大部分空间,没有单独的淋浴区。感觉回到幼年时的家里。



正如预期那样,酒店房间因为地段和楼高的原因,尽管京城第一高楼的名头早已易主多轮,但是其景观依旧炸裂。


其实我来京广中心吃饭的次数远多于住宿的次数。主要原因就在于这里炸裂的景观和公道的价格。餐厅的品类受业主方的背景影响,既有粤菜也有日料。还有一些北京的家常菜。
考虑到周边餐馆的消费水平、等位时间和预制菜入侵程度。京广中心餐厅的性价比算得上是很不错的。


国贸CBD不缺便宜的酒店,也不缺贵的酒店。京广中心公寓基本实现了景观比他好的价格没他划算,价格比他低的硬件没他好。尤其是如果想要在寸土寸金的CBD有居家般的舒适度和远眺半城风景的度假感,京广中心可以说是最佳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