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久不见,和厦门好久不见。
几年前在万象城吃完晚饭盯着一旁的安达仕,当时心里想的什么完全不记得了。不过没有忘记坐着地铁从镇海路出来后,牵手走在思明南路上自己说的那段话。
“过些年一起再来厦门时,不知道那时会是什么样子。”
有时会听几次动力火车的《忠孝东路走九遍》,自己的版本应该是思明南路走九遍。
走进这座芭蕉叶掩映着的南洋宅院,JayaIbrahim工作室设计了我觉得最美的安达仕,没有之一。

“只要想起 日光岩下的三角梅 眼光便柔和如梦”
精美的吊灯外观来自厦门市花三角梅,自己也想起了几年前鼓浪屿上盛放的三角梅。

特殊造型的拱门让人联想到华侨们带回闽南地区的骑楼,设计与本地的历史文化相连,把人拉回到那个南洋旧梦。

健身房是鲜艳的橙红色,锻炼到离开厦门回到家还全身酸痛。


室外泳池被居民楼包围,在厦门的几天里一直阴雨连绵,如遇好天气晒个日光浴还是很有城中度假感的。

位于城中的安达仕没有康莱德的无敌海景,设计师选用了磨砂推拉屏风修去代替窗帘,自己最喜欢半掩半开的状态,不知该如何去形容这种感觉。


还是更喜欢角房的圆形浴缸,这次没能住到。

水磨石地面来自业主华润自己的建材品牌润品,华润作为国内的凯悦大户在有自己想法的同时审美也很好。

大厅的酒廊提供下午茶和欢乐时光。


安达仕只有一个餐厅,壹佰零壹號的名字取自所在的思明区湖滨东路101号。米其林首进福建后,厦门的酒店餐饮被希尔顿的华尔道夫鲜承和康莱德鹭城轩所包揽,这不是没有原因的,体验下来感觉凯悦在厦门餐饮里是上不了台面的。


早餐没在意有多丰盛,沙茶面和话梅芭乐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为了用掉Hyatt Prive的美金在餐厅吃了午餐,吃到一半就开始等菜,白白等待一个小时后说给漏点了,第一次遇到核对过点餐还能做到漏点的餐厅,饿着肚子结完账后又去酒廊点了两个小蛋糕,酒廊问到为什么不等到下午茶有免费的呢……
顺德拍姜黄鱼,姜蓉做的不错,鱼肉吃起来就是宁德某某壹鱼的黄鱼,某评上的评论比我要直白许多。

鲜拆蟹肉龙虾汤煮面线,本以为是豪华版面线糊,谁知近百元一碗的价格下蟹肉含量接近零,有些离谱了。

菜上到这里就突然安静了,留我一个人傻傻在等待。

远年陈皮红豆沙,唯一还不错的就是这个甜点了。

餐饮水平低下的厦门安达仕给我留下了烦恼,好在大楼作为万象城的配套很便利,周围也有很多可吃的餐厅。

上次在厦门万象城放弃排队的闽和南。
蒜椒汁粘小章鱼味道很不错,爽脆的小章鱼下佐以甜辣意面,很爽口的一道菜。闽南对芋泥的喜好和自己很合得来,不过一个人吃完千番芋泥鸭实在是太腻了。葱蓉包是我认为的厦门第一,很值得多吃几个。




又去了多年前就一直关注的早餐博主的餐厅。
一样的雨天,点了之前吃过的菜,还是几年前坐在桌前的味道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又吃到了想念的腌海螺。福建也是超懂吃海鲜的一员,鸡汤汆西施舌保留了蚌针。






再遇宴遇,如今已是福建省米其林一星。
几年未见,从未忘过当年的那碗葱油拌面。不同于很早在就上海打下名声的旗下餐厅遇外滩,厦门老店的价格是亲民的,我愿称之为闽菜之光。

餐前水果是闽南地区春季限定的咸水桃。

这次没去八市也吃到了好吃的五香卷,凉菜拼盘太适合一人食了,盘中的椒麻汁建瓯笋芽给自己节省了一次小城之旅,无论是味道、食材都是自己很喜欢的。

沙葱黄鱼春卷,皮薄酥脆空气感十足,大块黄鱼肉鲜嫩。

大红袍花椒焗百里挑一重壳蟹,还没端上桌就闻到了大红袍花椒特有的浓郁花椒香气,以至于大厅的其他食客都望向我桌上,内有软壳未硬,外有硬壳未蜕,蟹黄蟹肉都很饱满。

葱油肉酱拌面,当年第一次吃到就惊为天人,不过面条是成品刀削面,换成真正的刀削面或者手擀面会好很多。

大红袍鲜奶布丁,第一口普普通通,慢慢品尝之后的奶香茶香会让人爱上。

吃完又送上一碗花生汤,各店的花生汤味道也各不相同。

几年的时间,喝过很多杯的石花杨桃清也从沙坡尾搬到了禾祥西路上,好在离安达仕并不远。

一直没遇上好天气,还是来鼓浪屿登上日光岩故地重游了。


偶尔翻看手机相册会看到疫情时在环岛路上骑行的照片,可以说是自己最开心的一段日子吧。怀念吗?肯定不是,只是想起了那个认真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