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从伊斯坦布尔回苏黎世的时候搭乘的是土航的航班。那时刚开始坐飞机,所以印象深刻。从伊斯坦布尔机场出发,办理手续的时候非常顺利,土航的办票小姐姐超级NICE,港真,她的笑容至今记忆犹新

过安检后远机位登机,下了摆渡车后土航的地勤会请旅客确认自己的托运行李后再搬上飞机

(这点当时感觉非常赞,因为从苏黎世到伊斯坦布尔的前一段,箱子就被瑞航落在苏黎世了

)。登机后本人作为小白第一件事是问空姐是不是上对了飞机(因为买的是瑞航的票),空姐非常耐心的给我解释什么是“代码共享航班”,还拿来小册子做说明,循循善诱呀,我当时有一种回到课堂的感觉。除了耐心,土航的空姐还很细心,在她给我上课的过程中,由于我前排的大哥过于浓郁(你们懂得

),我呼吸时表情有点不自然,估计是空姐的目光捕捉到了这个细节(当然也可能是她的嗅觉捕捉到了),在关舱门后几个空姐拿着香薰喷雾从前舱到后舱又喷了好几遍(为了照顾乘客的感受,并没有只喷我们这里,但对“重点区域”做了加强处理

)起飞后客舱服务非常专业,由于我左右的座位没有人,空姐专门拿来靠垫和毯子,告诉我可以把中间的扶手抬起来,躺下休息。以上种种,让当时刚刚弄明白什么是代码共享航班的我决定以后要直接买土航

进入二十一世纪,虽然坐飞机的机会多了,但至今还没有再次搭乘过土航,不过和土航的“缘分”却一直没有中断。之前去北京时经常住在东三环的上东盛贸饭店(后换牌为今旅酒店,再后来业主不做酒店了

),这家酒店是当时土航机组的下榻酒店,总能在餐厅、健身房聊到空乘,交流一些飞行方面的内容。虽然聊的对象不是她们服务的乘客,但感觉她们还是那么友善和专业。这些年来一直关注着土航,比如飞友经常提及的土航会员体系的优势、里程兑换的经典案例,伊斯坦布尔转机的各种福利等等,期待有机会再体验土航的服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