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刷卡消费,无论真实还是假冒,手-续-费是银行的直接收入,至于影响力…………这些无形的,先不扯。
银行从航司手里买里程换给用户,这是成本。
航司卖里程的收入和机票现金销售的收入之间的差,我理解也是成本。
因此,用户用多倍积分去换里程,我估计,银行多半是亏的。所以,当茶馆、公众号教会大家玩里程以后,无论是不是大老板,用户总数增加了,银行受不了啦。自然变着法,从上限、比例等多个方面,温暖升级。
而航司那边,里程量太大或许也不是好事。所以也会控制总量。
最后,回想当年,浦发从10W变3W,有人说是好事,普通用户如何如何。那么明年呢,3W变2W?怎么不出来说还是好事啦?砍上限或许银行是因为上面我说的原因,无奈的选择。当对于用户始终不是好事,一有事就扯大老板。大老板的定义是什么?谁又是大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