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ectror 于 2021-10-6 19:32 编辑 几年前买房时用了汇丰的房贷,单纯是贪图他家利率最低,不料给几年后埋下了伏笔。当时汇丰可以对房贷客户免一年的卓越管理费,但招行用着舒心不想折腾,于是只开了个运筹Advance账户。
去年以来世界风云变幻,用了好几年的香港永隆不声不响给我发了封邮件就给我关户了,于是忽然又需要一个海外账户。以前觉得没多大事儿的肉身开户,现在显而易见行不通;把选项限制到能在国内远程开户的银行,似乎答案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汇丰卓越。
------------------------------------------------✂------------------------------------------------
计划的第一步,是先搞定汇丰卓越账户。50万现金是不可能有的,就算有也不会给汇丰,那只能想别的方法。在飞客看了一圈,发现雇员计划可以升卓越,但并不想给汇丰转钱,所以暂不考虑;而另一个贴则提到,贷款一定额度也能给Premier。打HSBC电话客服确认可行,只是需要去线下网点操作,电话客服没有权限。
公司楼下步行20米就有一个汇丰网点,于是去网点蹲守。如我预期中,网点工作人员表示根本没听说过这事儿,来回折腾许久确认如何操作,此间扯淡不表。给后来各位提个醒,直接让工作人员找这个文件《房屋按揭贷款客户账户服务月费优惠确认函》。简单说,如果在汇丰贷款额度超过160万,则在贷款还清之前,可享受汇丰卓越理财的管理费豁免优惠。
这一套流程不紧不慢地做,前后大概花费了一个月,收到第一张紫狮子,汇丰中国的借记卡。额外提一下,汇丰北京的RM的服务水平无法评价,因为从头到尾我就没有见过RM,评价不了不存在的东西。反而是电话客服什么都能做,除了接入等待时间略长,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当然我也没有在汇丰放一分钱,对汇丰这样势利眼的银行也算正常的,平常心。
原本还想办一张汇丰中国的信用卡,但是AE白积分还能顶好几年年费,不出差,也没大额消费,于是作罢。
------------------------------------------------✂------------------------------------------------
第一步完成,接下来是第二步,开海外账户。以前都只能开港卡,现在有了汇丰卓越,忽然有了这么多区域能选,一时间挑花了眼。看了一圈,美国必开,英国不太有用,香港和新加坡二选一。最后决定在美国和新加坡各开一个。
因为没有RM,所以全都是自己官网预约的。
美国账户预约
https://www.appointment.us.hsbc.com 有工作人员会打电话来了解相关信息,后续跟着流程走就行。不确定有没有中文服务,我是全英文搞定的。这里唯一的trick是,尽管官网说中国可行
https://www.us.hsbc.com/internat ... ening-availability/ 但当工作人员询问当前所在地时,如果声称人在大陆则会拒绝进行下一步,必须声称当前人在香港。有别的经验贴说人在大陆也可行,反正我是不行,YMMV。
另外很多人关心签证问题,虽然我有有效美签,但开户过程中并未用到。
新加坡账户则有一些tricky,官网联系后,开户的工作人员告知必须有新加坡的长期有效签证。所以我的新加坡账户用的签证开户。版上的大部分经验则表示新加坡汇丰并不需要签证,而他们都是联系RM开的。所以建议新加坡开户还是联系RM吧,别跟我一样头铁,没必要。
整个流程里比较麻烦的部分,第一个是地址证明。虽然任意银行水电地址都可行,然而这些都是中文的;就连汇丰中国的bank statement里也不带半个英文。所以每一个流程里需要英文地址的时候,都需要花很久等汇丰当地翻译。另一个小问题,是汇丰美国往中国寄卡,第一次用的平信等了一个月也没收到,毫无悬念寄丢了;联系RM重新寄的DHL。
从开始折腾到结束,共计收到美国的一张Debit Card,以及一张Premier World MasterCard;新加坡也同样,一张Everyday Global Debit Card,和同样是一张Premier World MasterCard。打电话给中国的电话客服,关联上美国和新加坡的账户,以中国账户为主账户来避免地区的管理费,就此全部开户结束,总花费0元。
------------------------------------------------✂------------------------------------------------
美国账户只支持美元,新加坡的Everyday Global 账户则支持十几个不同币种,除此之外两边的借记卡账户没有太多区别,都支持全球本人账户转账秒到,就此不表。
两张信用卡则比较有意思,由于一开始并没有打算申请信用卡,而意外的都各有所长,算是额外的收获。
新加坡的这张World Mastercard,日常消费从打车餐饮便利店一律5%返现,要去到每月3000新币的消费才达返现上限150新币。如果没有什么大件消费,且考虑到没有年费,是一张比较省心的好卡。不过新加坡的信用卡普遍有货币转换费,不太适合在海外使用。
而美国的World Mastercard,开卡足额消费送35000分,大约价值三四百美元,此外还有机票酒店的双倍积分,虽然不如卡的三倍积分,但同样胜在没有年费,在机票酒店的旅行消费最多可达2.5%返现价值,不算太难看。由于不需要SSN,适合跟我一样的开始佛系攒美国的信用分,日后可以弄个Amex的卡什么的。
最后上图,从上到下分别是大陆/美国/新加坡,左边Debit,右边是Credit。新加坡的这张信用卡正面没有卡号和名字,颜值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