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张版图镇楼----酒店公区

△三张版图镇楼----4号楼

△三张版图镇楼----全日餐厅
去年圣诞,刚好趁着个周末,来了一趟南国之旅,打卡了这家心心念念的开业不久的广州海心沙英迪格酒店,不得不说,这家酒店真的给了我不少惊喜!从地理位置到设计风格,从硬件设施到服务细节,都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和用心。
酒店的地理位置,也算是绝了,位于海心沙这个小岛上,四面环水,正对广州塔,与珠江新城隔江相望。可以说,这里是广州城市景观的C位,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欣赏到珠江两岸的繁华之景。

△shuttle bus接驳点
酒店交通接驳站点,可以坐电瓶车摆渡到酒店主楼,没有大箱子的话我个人觉得没什么必要,走过去也就是300米。下图是整个园区的导览图,酒店区域是靠东边的那几栋,包括9号楼主楼,还有靠江这几栋。

△园区整体导览图

△主楼9号楼

△▽大门口进行了一些圣诞布置




△3号楼全景
英迪格酒店一向以设计见长,海心沙英迪格也不例外。酒店的设计灵感源自广州的岭南文化和海心沙的亚运历史,利用这个小岛上原有的建筑,将传统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打造出了一种摩登岭南风。
走进酒店大堂,以中间过道为中轴线,左右两侧对称分布了大堂前台和礼宾区。大量艳色系色彩的搭配与冲撞,极具艺术感。当然,以大堂为首的酒店公区随处可见岭南元素,比如青砖墙、满洲窗、花格屏风等,但这些传统元素都被赋予了现代的设计语言,显得既时尚又富有文化底蕴。

△▽富丽堂皇的大堂


△▽很喜欢大堂处的这个地砖


△大堂二层公区雕塑

△▽西式小号和中式琵琶的融合


△酒店的摆渡车
运行于前文所述的接驳站点和大堂中间

3号楼的顶楼部分,设置了一个观鸟平台,预期说是观鸟平台,倒不如说是一个能全景观看广州珠江新城的一个角落。下图中的海心沙会场、康莱德、珠江新城以及琶洲那一带的总部经济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视野极佳。

△海心沙亚运会场

△广州康莱德方向

这次入住的是通过套房券升级的3号楼的402号江景套房,面积达50平。房间面积不大,但也设置成了一个一室一厅的形式。在装修风格上,客房延续了酒店的摩登岭南风,以浅色调为主,搭配木质家具和岭南特色装饰,尤其是极具岭南建筑特点的满洲窗,和粤绣形态的地毯,也运用在了客房中,这也是小蛇君非常喜欢的一个部分了。
房间虽小,但是硬件设施还是比较齐全的,客房配备了智能马桶、戴森吹风机、Nespresso咖啡机等高端品牌,卫浴备品使用的“上海滩”的大瓶装,味道很浓郁。入住时,欢迎水果已经放置于桌上,还算是比较精致的部分。和其他英迪格一样,这家的mini bar也是首轮免费,里面的几瓶汽水饮料也是广州特色的。
最让我惊喜的是房间的阳台,从卧室进入到阳台,正对珠江和广州塔,视野开阔,景色绝佳。晚上坐在阳台上,吹着江风,看着广州塔的灯光秀,简直不要太惬意!



△客厅墙面少有装饰
仅一幅圆形作品作为点缀



△因建筑所限,没有设计成落地窗





△绣有虎头的丝织靠枕


△▽卧室全貌,有个小门通往阳台





△▽卧室和卫浴空间通过满洲窗隔开


△镜前灯很有种摩登的感觉




△洗漱备品,强迫症的福音这棵大树为主楼门口那棵,也是酒店的标志 

△戴森吹风机,这个配色很低调

△▽阳台可以看到广州塔


△▽广州塔景和珠江景观

酒店的早餐在1层的全日餐厅享用。进门后有服务人员领位,并询问咖啡和茶的偏好。餐厅环境优雅,因为仅设置了这一个餐厅,所以餐厅被分隔成好几个不同的区域,来满足不同的用餐需求,包括早餐厅的区域,还包括里侧的中餐厅的点餐区和一些包厢,还包括一个类似于大堂吧的喝下午茶和饮酒的区域。
早餐的菜品不算特别丰富,但是非常的精致,有一些可圈可点的贴心安排,比较推荐他们家的广式点心,味道正宗,种类繁多。另外,早餐从7点开始,但一直持续到11点30分,对于爱睡懒觉和喜欢早午餐的客人非常友好。
英迪格品牌本身不配酒廊,这家为提升客人体验,在主楼2楼的潮吧安排了晚间鸡尾酒服务,时间是17:30-19:30。


△颇有岭南特色的花格屏风

△颇有地域特色的龙舟、醒狮形制的餐台






△兼顾大堂吧的使用





△室外区域的餐厅
康体中心位于酒店的2层,还是由于建筑本身的局限,健身房面积很小,可能就2间客房般大小,器材也不够完全,同时健身房的配色过于高饱和度了,看着过于艳丽,但又不像北京Jen炼工场那样有灯光的加持。
泳池仅有一个室外泳池,也不是恒温的,冬天下水还是比较冷的。泳池设置在了裙楼的楼顶,面积不算小的,但是泳池明显分隔成了浅水和深水部分,但浅水部分也无法游泳,酒店在这一部分区域摆放了躺椅,或杂植着数目,做了一个很好地利用。









△很有设计感的安全提示标志





总的来说,这次海心沙英迪格酒店的入住体验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也是小蛇君目前住过的唯一一家英迪格品牌。相信以后随着这个品牌在国内越开越多,还是有机会去体验更多的“邻里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