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tr900315 于 2019-8-26 22:57 编辑 从钻石到白金看信用卡产品的设计(长文)
20号下卡的,今天刷了第一笔美元,之后的一切大家应该感同身受,用坐过山车形容一点不夸张。反观逐渐消失的权益,银联能给的,仅剩迪士尼,而这恐怕还是迪士尼只看卡面的结果。作为发卡行,不得不说,从需求的把握来看,广发还是看得很准,这一点,从今天广发板块即将破万的发文不难看出。更高的等级,更好的权益,更低的门槛,更易的年费政策,相比刚性卡,这张卡卖的就是性价比。
有需求,银行提供供给无可厚非。从高铁白的火热,不难看出广发在某些点,对客户需求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那么,反观今日,哪怕最后广发与银联沟通好了,今天的钻卡变白金,也不能不说是翻了一次车。
为什么高铁白成功了而这次却玩成了这样?高铁白发行时,主打的就是广发的自营贵宾厅,再加上4次龙腾厅,12次的刷卡免年费。可以说,在当时白金遍地的时候,广发是拿了自己的真金白银,换了一批对高铁有经常性需求的客户。如果没记错,全国大范围铺高铁贵宾厅的,广发是第一家。而且随着高铁建设的推进,高铁对飞机的替代性再逐渐加强。不能不说,广发这步棋还是有战略眼光。
时至今日,除了对中行、光大等板块银联钻石、无限卡的追逐需求的深刻把握外,个人揣测,还借鉴了农行板块对精粹白的狂热追求。因此,GF的设计就出来了,卡组织配,机场贵宾全开放,刷卡次数在高铁白基础上增加36次。应该说,这种设计,有投机取巧,即便机场贵宾只有17家(农行有40多),大家的火热也买了单。
但是,有个背景不容忽视,高铁白发行时银联白金不说泛滥也不至于难。而反观今日,真钻(非城商、农商)还是有点难的或者说持卡成本有一点高,而高准入和高成本客户都会给银联带来较好收益。无限钻石今天发了3000额度的,不知道怎么想,不说10万起批,好歹设个5万,也让银联好想一点,如此泛滥发卡,让那本就十分难抢的百余权益更加分散,如果高端权益落不到高端持卡人身上,银联的权益无论是对持卡人还是卡组织的投入都将失去意义,卡组织难以为继,持卡人费力不讨好,结果大家自明。
怎么解决?短期,GF第一家吃了这个螃蟹,可能还是要给银联做点补偿的;长期还是要设点门槛的,无论是准入(农行精粹白)还是持卡成本(招行银联钻石),这是权益可以长久的根本。以上有感而发,纯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