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他的人 于 2020-6-12 13:52 编辑 最近版里讨论国内用卡环境的帖子非常火
我想表达的是,
其实无论是用什么支付方式,扫码也好刷卡也好,权益和毛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美国信用卡好?并不是因为这个卡本身,而是他附加的权益。
欧洲大陆也用卡啊,没看到坛子里有人削尖脑袋也要硬上的,你说是不是,因为欧洲大陆的卡几乎没有油水。
下面是给境外人士在内地用卡的建议,我就贴一下我的配置1,能刷微信支付的,用citi或者chase的高端卡赚那3X 5X
2,街边小店支付宝的,刷AlipayHK绑定渣打的VS,1.5%
3,网上购物,京东,拼多多,vip之类的都可以小额刷微信支付,大额刷境外银联(上万都可以过),而且还有3-5%的回报,简直就是bug。淘宝那是很麻烦,但是支付宝不是有个tour pass吗?外国人过来玩玩也够用了吧。
4,不知道内地其他地方什么样,我也很少待,但是0755的连锁小超市是可以刷VM的,非连锁小超市可以刷境外银联。
5,公共交通比如地铁,广东是可以直接拍卡境外银联的。
6。吃饭,线下服务,外卖,这些东西比如大众点评和美团都可以用微信支付外卡和境外银联的。
推荐境外人士办的卡1。VM系:Citi的prestige或者Premier,Chase的SP或者SR,渣打的VS
2。AMEX,抱歉没有
3。银联系:汇丰的pulse,中银香港的湾区钻石,工银美洲的银联白金。
另外,境外人士是可以在中国内地版储蓄卡和电话号码的。杂谈:香港的支付渠道同样是中国的香港,就算没有银联的垄断和电子钱包的垄断,
接受最广泛的支付方式还是现金。街边小店只收现金。
能刷卡的店吃顿饭也得上百了,
能刷卡的超市东西也比小杂货店贵了很多了
能支付宝的店绝对比能刷卡的店多。
杂谈:消费习惯和个人隐私首先我并不觉得电子钱包比信用卡更安全。再者就是无论是银行或者支付宝都会知道你的消费习惯和日常路径。Gov都有权查阅甚至限制你的消费。我认为区别在于,美卡给的毛够多,就当把隐私卖了,然而支付宝微信一边赚手续费,一般又没有返利,等于在白嫖你。
我认为嘛。如果真的在意隐私,就避免在消费地用当地的卡。例如在境内用外卡,在境外用境内卡。这样可以显著提高监视成本。
其实电子钱包,我觉得,唯一差的就是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