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上次来到日本旅行已是将近6年前了,作为一个都市爱好者,今年五一终于有机会再访日本,我将五天时间全部交给了首都东京,独自出行,排除一切干涉,静心品味这座世界级大都市的魅力。
其实过去对东京已经很熟悉了,不过6年前我还完全没有接触酒店会籍,所以对于如今万豪钛金单持的我某种程度上规划行程算是一门新的功课。这家位于港区南部白金台的喜来登作为都内价格最低的万豪系酒店之一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至今都不明白它为何能如此物美价廉)。港区作为东京国际化的高地,无论以何种标准来衡量都是都内绝对的核心区之一,而位于此的喜来登价格竟然比(或许对于游客来说地理位置更好的)万怡、moxy都低不少。本次在东京五晚的住宿,除了正五一当晚打卡了丽思卡尔顿之外,剩余的4月30日、5月2-4日四晚都选择了这家喜来登,使用万豪MMF价格最便宜的一晚只要1300多RMB,而后期因为日本也在连休,最高一晚价格2400多RMB,四晚总共实付7500多RMB,这在如今的东京(还是节假日的情况下)已属极其难得了。
酒店位于港区较为静谧的富人居民区白金台,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夹在两个地铁站之间,到しろかねたかなわ(Shirokane-takanawa/白金高轮)和しろかねだい(Shirokanedai/白金台)两站均有约500m的步行距离,对于暴走者来说是个小trouble。不过酒店在早间提供每20min一班的前往しながわ(Shinagawa/品川,JR线、京急线、新干线的枢纽)的班车,以及从10:30-22:00每15min一班往返めぐる(Meguro/目黑,JR线,地铁的枢纽)的班车(其中前往目黑站的班车还可以在白金台站中途下车)。再不济,在比其他同档次酒店每晚低大几百甚至一两千的价格下,花点小钱直接打车出行也未尝不可(推荐使用Didi国际版,参考:到东京塔、六本木约10min,大几十人民币;到银座约20min,一百出头人民币)。
酒店班车 本次入住了两个Stay,分别为一晚和三晚,4月30日夜间抵达羽田机场后搭乘京急电铁到泉岳寺站并打车到店(约50RMB),5月2日则从丽思退房后打车到店(不到100RMB)。礼宾会主动接应并帮忙提行李至CI处。提前已经看到由于节假日出租率高,App上已无任何套房房型了,请求升级高楼层视野好的新装房型(低层基础房30平,高层新装房型普遍更大一些),酒店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这家酒店之所以叫“喜来登都酒店”,喜来登自然是国际品牌,“都”(みやこ/Miyako,日文训读中的首都之义)则是日本近铁旗下的连锁酒店集团。公区呈现着经典日式高端商务饭店的模样,进门处连接大堂吧,高挑明亮,进入CI及其他功能区后层高则矮了一些,反而衬托出占地面积广阔。大堂色调以深棕色为主,给人沉稳踏实的感觉,整片区域弥漫着喜来登的香氛味儿,其实也不难看出融入了喜来登品牌的设计风格,将本地与国际相结合。公区里充满绿植盆景,大堂吧不仅坐拥一片翠绿的花园景观,也自带水池,舒适惬意。
大堂入口
大堂吧
功能区
电梯间
当然,酒店公区最大的特色则是后方的日式花园,高低错落、生机盎然,令人心旷神怡。
两次办入住的分别是一位大姐和一位大叔,英文都很流利,前台甚至还有一些非日籍的服务员,很国际化。第一晚可能因为客人相对较少,礼宾小哥在我CI完后还陪同我帮我拎行李进房间。其实为了以最低的价格入住并随时根据价格变动修改订单,这次四晚是分开预订的,且其中三晚预订的都是双床房型(因为大床房型纯基础房已经没有了,事实上同种房型的大床和双床价格一致),第一晚爽快地给了高楼层9层靠近电梯的翻新双床房,后三晚则主动帮我安排了10层角落处面积更大些的翻新大床房。高卡会员包含酒廊早餐,但我仍然在欢迎礼中选择了更为丰富的餐厅早餐。进入酒廊出示一张酒廊权益卡,餐厅早餐则使用发放的早餐券,这一点小细节挺日式的。高楼层的电梯间仍然延续了大堂的深棕配色(不过明显比非翻新楼层新很多),而进入走廊则切换到“喜来登2.0”版本——轻盈的浅色系。
先来看看第一天入住的双床房型。双床房的就是标准的酒店基础房结构,进门处有径直向里的玄关,卫浴间位于玄关的里部,外侧则是储物区,卧室区域空间充足,床尾以及靠近窗子的一侧均有宽阔的活动空间,窗前还配置了休息区域。房间是标准喜来登2.0的高端Studio式设计风格,再配上日本酒店钟爱的淡黄色木质元素,既明亮又温馨。床品质量对于喜来登品牌来说符合标准,不过双床房配置的是两张单人床,宽度还是偏窄了一些。
卫浴间也是令人眼前一亮,翻新后完全摒弃了老日式酒店千篇一律的白墙灰地砖设计。有趣的是,卫浴间台盆两侧的墙面也采用了木质。淋浴房里配备了浴缸,还贴心地准备了洗衣盆和坐凳,马桶则配备了TOTO Washlet,但是需要自己打开。
房间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观,不过视野还不错,作为旅行驿站而言足矣。
后面三天入住了10层角落处,同样设计风格的翻新大床房。这间房的面积更大一些,并且玄关设计成了拐角,更具私密性。大床房的宽度合适,并且在床前,贵妃榻与办公桌椅功能完美结合,使用起来也更加舒适。衣橱则设在了床头的一侧,更方便更换衣物和鞋履,此外衣橱打开便有灯光,也造福了夜间不想到处摸开关按钮的懒人~
房间的质感与奢华酒店自然没法比,但作为喜来登是绝对达标了,在东京市中心,平日能以1000小几百的价格享有符合豪华酒店标准、三四十平米的房间,还要什么自行车~
行政酒廊位于2层,同样进行了全面翻新。由于酒廊直面酒店的花园,再加上靠窗一侧有精心的格纹屏风设计,环境既高端又清幽,是个十分理想的商务、会友场所。
4月30日那天很晚才到因此没有体验酒廊HH,而后面5月2-4日三晚都在酒廊用了晚餐。酒廊的酒水非常丰富,不仅有多款日本当地清酒,还有许多国内同档次酒店少见的西方威士忌。热菜也相当厚道,每天都稳定地有两款non-pork的热荤菜,三天分别体验到了红烧牛腱肉加鸡肉串、牛眼肉加蒸鸡、小海鲜加咖喱鸡。另外还有寿司、沙拉等凉菜。
当然,由于日本也正值连休,酒廊每天都人山人海,热菜需要排队拿取(好在补品很快),甚至去晚了都要排队或预约入座,所以节假日有在HH用晚餐需求的需趁早。如果欢迎礼选择早餐的话,则有两间餐厅可供选择。西餐厅Cafe Califonia提供日式或西式的定食set,中餐厅“四川”则提供自助。首先,如果你不是喜欢熬到后半夜然后一觉睡到大中午的,那强烈建议欢迎礼选餐厅早餐,一定不会后悔~其次,两间餐厅,大体来说更推荐选择自助。当然由于入住了四天,我其中一天体验了西餐厅的定食。Cafe Califonia位于酒店靠近街边的一侧,空间不算大,装修维持了上世纪典型的西餐厅风格,不过设备应该是有翻新的。
体验了日式定食,量不算太大,吃饱倒是足够的,选择上就没那么随心所欲了。这里主要的好处就是客流不大,节假日也照样很安静。
中餐厅“四川”则坐拥更广阔的区域,设计将经典喜来登风格与中式风格相结合。靠窗一侧可以近距离观赏花园景观。
自助早餐菜品非常丰富。在水果价格普遍偏高的日本,能提供蓝莓、切好的奇异果、香橙、黄金瓜、西瓜、西柚等多种水果,已是十分舍得用料了。冷盘区有大佬们热爱的标配烟熏三文鱼、各种日式冷盘,甚至还有海鲜沙拉(可以泡乌冬面汤食用)。热菜相对少一些,主要就是烤鸡和素肉。蛋卷可以填order sheet现点现做。唯一的缺点就是每天的菜式几乎一样,不过即便几乎一样,我仍然每天都很期待~
另外,假期用餐也要尽早,我基本每天都是7点左右起床去用餐,到8点出头结束出来的时候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由于业主设置的原因,酒店的泳池收费开放,1500日元一次,仅对大使免费,健身房则24h免费开放。由于时间原因,本次未体验。另外,与全球大多数其他国际品牌酒店不同,这家的房卡在退房时是必须交还的。酒店就分享到这儿了。本次五天的日本之旅,除了在丽思泡了一天以外,其余时间都在外面Citywalk,按照自己的步伐品味东京这座精致的世界级大都市的魅力。东京大多数的核心景点和商业街我小时候都去过了,因此此行更多关注的是城市本身的规划、布局以及风土人情。大约4天时间,将近10w步的暴走,既以全新角度重新回味了东京塔;银座、表参道、新宿这类知名商业街区;丸之内、大手町、六本木等知名商务区,也探索了日本桥、永田町、台场等外国游客较少的区域;赴日暮里等地区感受了日本的铁路迷文化……以下是精选图片分享,由于内容过多,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每个区域的首图或关键图之下会有简要介绍。
位于港区芝公园的东京塔
东京塔主层景观
东京塔顶层景观
位于港区的新建成的奢华综合体麻布之丘
位于千代田区永田町的国会议事堂
永田町的商务写字楼
位于丰岛区的池袋
位于Chuo区的日本桥,发达感爆棚的商务商业联合街区
位于千代田区的大手町和丸之内,东京站附近的CBD
位于港区北青山与涩谷区前的商业街表参道
在这里吃了一顿和牛
位于江东区青海、品川区东品川与港区台场之间的填海区,本图为Telecom Center的观景台
台场海滨公园的自由女神像
ゆりかもめ线
夜深但人不静的银座
白天的银座
日本的“海淀黄庄”,荒川区西日暮里,从JR站还未出站开始就满屏的教育补习广告,位于此区域的开成高中是日本考取东京大学人数最多的高中。
开成高中校舍
开成高中墙边的铁路观景台
日暮里站天桥,日本火车迷打卡圣地
千代田区神田(秋叶原附近)
千代田区与港区交界处的赤坂见附商务区
港区麻布十番,日式西式相结合的创意富人街区
港区田町站前
东京就是这样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繁华大都市,精致而包容,不愧为世界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和东亚现代文明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