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rissssstianL 于 2017-12-20 02:24 编辑
“一起虚度短的沉默、长的无意义” 尽在 克里斯汀和LIU 进入初冬(11月底),南北差异让人欲仙欲死,所谓''你在北方露着腰,我在南方裹着貂''。某位生长在东北的大妞、我的老相识及时发来慰(嘲)问(讽):''我们这儿虽然有供暖,室内干得要命,我每天得啃三支冰棍...''Excuse ME?!气归气,有道理讲的时候还是得讲道理,虽然南方没有供暖,但是空调有暖气;北方虽然干燥,也抵不过室内多放几只加湿器...事实上在冬季,北方多霾而南方多雾,反正都是蒙蒙一片,遇见一个太阳高悬蔚蓝天空的好天气,简直跟中彩票差不多。所以无论南北,这个季节鄙视链的顶端在于:蓝天和阳光。年轻的飞客呦,你有多久没体验到日光倾城的感觉?
要不抽个周末与克里斯汀一起去散散霉气?欢迎来到,''日光之城''——拉萨 (一)明媚的高原之花
拉萨被称作日光之城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日照时间多。 恰恰相反, 它日光城的美誉跟它的降雨量丰富关联不小。 拉萨的年降雨量有453.9毫米, 年雨日为87.8天, 神奇的是,拉萨的雨有80%集中在夜间,经过前一晚夜雨的洗涤后,这座藏区的首府、青藏高原第二大的城市,大气愈发稀薄水汽含量少,再加上城市灰尘量小、云少,种种地理上的优势使得这里的天空晴朗通透,阳光穿过大气层照射到地面时,被吸收、散射的量也就特别少。
如果你没有高原生活/旅游的经验,初到藏区,尤其是直飞拉萨的飞友们,请一定对高原反应保持敬畏。正确打开方式是,棉质口罩、红景天、巧克力类甜品随时揣兜里。一定不要蹦蹦跳跳!不要蹦蹦跳跳!蹦蹦跳跳...蹦蹦跳跳你真会挂的,既然来了这里,像老年人一样,放慢脚步、放慢节奏,要无限贴近躺睡吃啪,好了肯定啪不得,的刷房状态。 第一个值得看的,肯定是布达拉宫了。划重点,游览布达拉宫内部需攀爬数百级的楼梯,绝对不适合刚到藏区的游客。反正布宫内部也不准你拍照,在经过较长时间的爬楼梯、高反作用于大脑的情况下,估计你事后对你之前看到了啥也不会留有多深刻的印象。所以进没进布宫不打紧,但一定要有里面的风景很酷很棒棒的印象。 其实走马观花也不错。
外墙的红、白、黄三色布达拉宫,是不是自带神圣庄严效果的BUFF? 按照宗教说法,红色代表统治三界,白色代表处于寂静,黄色代表长寿无疆、福源不断、繁荣兴旺。 这些是玄学范畴不予置评, 从实际出发,布达拉宫的视觉美绝大部分得归功于光影效果。
在这座被阳光赐福的城市,随便合个影都剪影效果。 (二)逐光者、玛吉阿米的传说然而旅游和度假似乎是天生矛盾的一对。 初到藏区旅游的话,跟着大部队的游历方向,挨着景点一处处的转悠,从大昭寺到布达拉宫到色拉寺到纳木错啥的,绝对没错。 但要是懒得去人多的地方挤来挤去, 又当做何解呢?
不如走街串巷一番。
八廓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其实除了头上的阳光更灿烂、建筑更西藏,这似乎就是条普普通通二线城市的商业街。
然而转经筒的频繁出镜似乎又在影射它不止你我想象的简单。 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转经桶等,与八字真言和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关。藏族人民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在转经时,顺时针用右手转动,并在嘴里喃喃地念着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咩吽。
好了来跟我转上一圈。曾经的八廓街街道是一条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 从古至今,一直是藏族人心中的“圣路”。
在这里,你会亲眼目睹藏传佛教最负盛名的宗教仪式: 转山、磕长头。
[size=13.333三方x]所谓''磕长头''为等身长头,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
火辣的阳光落在他们身上,虽把他们晒得四肢黝黑,把脸上沟壑刻印得更深,却也使得他们找到内心的淡然与宁静。
它们是朝圣者,也是为了理想和信仰匍匐的逐光者。
八廓街东南角上还另一个有传奇。玛吉阿米。
你以为其实就是家网红餐厅吗?这处永远被阳光照耀着的食店,跟第一网红喇嘛仓央嘉措关系匪浅。''玛吉阿米''出自六世达赖喇叭仓央嘉措的情诗,据说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而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正是现在这家名叫''玛吉阿米''的餐馆所在的那个土黄色小楼。
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仅仅想要凭借虚无缥缈的故事长时间笼络人心自然是行不通。
好在这家餐厅在推进新派藏餐的同时, 也发扬了追索爱情渊源的传统。
可以看到,在每个餐桌的茶几上有很多留言本,上面写满来自世界各地旅游者的感受,据说还有人在留言薄用完后,将向情人的告白写在餐纸上夹于其中。
既来之则安之,不要老想着*钻的角度。 来写点啥吧。
虽然改良版的藏餐更符合内地人的口味,菜品和摆盘也更为讲究,比如''藏式汉堡''、
''藏式薯条''
然而这样一顿缺少蔬菜瓜果的午餐终究是逃不过油腻二字。 大概是高原反应/保暖思X欲/也可能只是单纯反感食物的油腻,
我的身体开始了一阵翻涌,在藏区真是受罪。 (三)绝代而倾城之资既然已经为这次出游已然立起''寻觅倾城的日光''的FLAG, 所以走走停停间选择的风景,绝对得让阳光掌勺。 羊湖。
好吧,之所以不去纳木错,一方面是因为羊湖海拔较纳木错更低(羊湖4700米,纳木错5000+),另一方面是羊湖仅半天时间即可游览完毕;纳木错需要1-2天时间。羊湖的全称叫羊卓雍措,其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 ''羊卓雍措''四字在藏语中的意思, 羊”,上面;“卓”,牧场;“雍”,碧玉;“措”,湖。 连起来就是“上面牧场的碧玉之湖”。
有意思的是, 因为其固有的地理地势原因,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羊湖,都不能看到它的全貌。这片圣湖蜿蜒在群山中,足足有一百多公里,只有在地图上或是高空中才能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据说正片羊湖形如耳坠,仿佛镶嵌在山脉的耳朵之上。
当然,藏区的任何景点都深受宗教影响,典故敞开讲个三天三夜都没问题。我不想聊这个。 它也同样离不了头顶上的灼灼日光。
在不同时刻阳光的照耀下, 它将显现出不同层次与色调的蓝。 如梦似幻,蓝而另一种蓝。
好了我的飞客们, 还记得我是如何对你们日常洗脑的吗? ''唯有人拥有无限可能。'' 这次我们稍微修正一下 藏獒也可以
带上墨镜思考狗生的它十分的酷
[size=13.333三方x] 咔嚓一张
克里斯汀:想不想做本公举的爱犬 藏獒:MMP 遇上不识相的狗没关系, 我马上又认识了新朋友。
[size=13.333三方x] 然而这位头上扎俩红绳的生物似乎是更不友好的主[size=13.333三方x]。
藏羚羊:再往前一步死 克里斯汀:...... 看我马上找回场子!
藏羚羊:...... 不要心急,还有件更有趣的事呢。 在羊湖的游客照打卡区,
我发现竟然有个跟我一样独身出门转悠的小姐姐。 更厉害的是, 她还是位从日本远道而来的国际友人。 她说: ''こんにちは、 私を手伝うことができて....?'' 还指了指自己的手机。 **,虽然从小看岛国爱情动作片长大,知道日本妹子开放,哪知道竟然这么开放? 激动得我马上点开自己手机上的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r...递给她。 好吧,后来几经比划后,终于弄明白她是要我给她拍照。 那就拍吧。
毕竟来自岛国, 你看人家这拍照姿势,随便往那儿一站就能拍出个气势恢宏。 然后不知怎么沟通的, 我知道她叫Mika,来自神户,就是产牛肉那地儿,看来是营养好,难怪能长出175cm+的身高。 又不知怎么我们就糊里糊涂的合了个影。 不知道我又是怎么听懂她的日式英文, 不过''不要游客照''的确是我擅长的维度。 戏精模式开启。
所以这大概就是初冬去到拉萨追逐阳光的正确打开方式之一了: 去陌生的地方,看绝色的风景,再认识些有趣的朋友。 绚烂的光和热, 让山川与河流更加饱满而厚重, 美得能让人暂时忘了高反引起的头疼, 时光变得慢悠悠, 仿佛一位穿蛋糕裙戴小礼帽的优雅少女正轻跳着往前走, 带着盈盈笑意, 她一步俩回头。 (四)日光下的圣瑞吉终于回到正题上了。瑞吉(St.Regis)虽然是我很喜欢的酒店品牌, 但绝对不包括拉萨的瑞吉。
好啦,硬件肯定没问题,我吐槽的其实是它的服务。 毕竟瑞吉得以在奢华酒店品牌中安身立命,靠的是行业标杆的管家式服务体验。
可是, 你能想象身为目前拉萨均价最贵的五星级酒店, 除了大堂几乎就看不到任何工作人员吗?
[size=13.333三方x]你能想象作为主要卖点的Spa和黄金泳池[size=13.333三方x]统统都关闭维护是怎样无F*CK说?
幸亏听到说隔壁的香格里拉和洲际也是人手紧缺,服务体验上也都非常的不尽如人意,这才让我心理平衡了那么点儿。 人类就是种喜欢比较的生物。 事实上, 就算是放到国内外的最的瑞吉品牌酒店, 拉萨瑞吉在颜值上也是能排上号的。
它的整体设计规划理念,非要归纳总结的话, 我认为是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的冲突对撞。
大堂充分诠释了强龙不压地头蛇的中华文明: 纽约酒店大亨进驻西藏也得换上我们的传统民族服装。
[size=13.333三方x]据说酒店大堂及公共区域的设计灵感源自拉萨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色拉寺[size=13.333三方x]。
以红、白、黄三原色打底并以此延伸出金色橙色绿色蓝色,再佐以各式传统的藏式装潢,由浓烈的对冲色彩与碎片化的文化元素勾勒出某种神秘而久远的气息。 更有意思的是, 此时正有一些阳光透过落地窗照了进来,
在光影的柔和下, 看这些分布在四处的彩绘、佛头、雕塑、串珠、转经筒们, 仿佛有种身处时光洪流的奇妙感触。
ST.REGIS酒店, 至少在拉萨, 真真正正是有了传承千百年的藏传佛教信仰的加持, 让''圣''不再尴尬, 终于可以毫无违和的强调其前缀ST. ''拉萨·圣·瑞吉''
可是问题又来了, 只看上面的图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 这哪里像是一家瑞吉酒店!
挂牌Resort的瑞吉辨识度的确不高。 仅大堂而言, 没了标志性的旋转楼梯似乎也少了点瑞吉味道。
所以来做个选择题,你看左边的克里斯汀和右边的佛陀哪个更像瑞吉?(傲娇脸)
开个玩笑而已...幸好, 窗外的景色就像是换了个画风。
真不愧是设计界''对称狂魔''Jean Michel Gathy的亲儿子。
三楼大堂的对面屹立着三栋白墙青瓦的对称建筑, 酒店亦将在此提供SPA服务。
加戏的时间到了。Version 1. 从拉萨瑞吉路过
一起消耗精致而苍老的宇宙?
Version 2.只要造型摆得久...
总会有小姐姐上钩?
我们继续,请无视戏精带的这波节奏,迎面的湖水、郁郁葱葱的绿色树木、头顶的蔚蓝天空,与更远一点儿的平秃山峰...遇上此刻的耀眼阳光,
足以生出一种''风和日暖愿意永远活下去的''的幻觉。
(六)并不很瑞吉的瑞吉
去到一个非一线或国际城市旅游度假,选择一家挂牌国际高级连锁酒店集团的酒店,尤其是奢华级品牌的,看重的无非是品牌底线和一致标准的背书,如华尔道夫品牌苛刻的酒店选址、丽思卡尔顿绅士淑女的着装,如瑞吉的管家服务。 然而之前已经吐槽过藏区酒店在淡季人手的严重紧缺,管家当然是不用想了,可就算如此, 它依然是最不像瑞吉的瑞吉。 比如, 2010年的酒店还在用插卡式门锁?
按照瑞吉品牌的套路,在酒店套房的命名上始终是离不了创始人John Jacob Astor留下的痕迹,雷打不动总会出现 St.Regis SUITE (瑞吉套房,小/标准套房)、 Caroline Astor SUITE (卡洛琳艾斯特套房,小/标准套房) 以及 John Jacob Astor SUITE (大/特色套房) 这种对品牌文化和符号传承的神髓, 在拉萨瑞吉不见了踪影。
拉萨瑞吉共有205间客房、含23间套房,其中套房又分三种不同的类别,分别是单卧室套房、特色套房、总统套房。 单卧室套房的命名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性,分别叫做日喀则套房、拉萨套房、冈仁波齐套房,其中日喀则(95㎡)与拉萨(118㎡)套房对应传统的瑞吉套房;冈仁波齐(138㎡)套房对应传统的卡洛琳艾斯特套房。 特色套房叫做珠穆朗玛峰套房,对应John Jacob SUITE. 吐蕃套房对应总统套房。 然而有幸或不幸,这次来我竟然解锁了一个全新的套房。 凯拉什套房。
其实这就是酒店玩的一个文字游戏啦。 凯拉什山与冈仁波齐山指代的其实是同一座佛教圣山,一个是印度对它的称呼,一个是西藏的称呼,好比恒河之于湄公河。 凯拉什套房作为拉萨瑞吉的隐藏房型,官网上没有,OTA平台上没有,APP上偶尔会有那种,跟标准的冈仁波齐套房相比,凯拉什套房的空间更大、功能更全面,但问题在于,它既没有布达拉宫景也没有香巴拉宫园景——窗外是较为光秃的拉萨市景。
见到窗外光秃秃的样子我下意识就想要打给前台要求换房, 套房会客厅延续了大堂的''佛系'', 无论色调与装潢都隐隐与色拉寺呼应,墙上悬挂着各种藏区人文风景的油画。
入门处的棕色木质屏风背后的小桌椅处,
是整个房间光源效果最佳的位置,即不会太晒也不会太暗。 除了衣帽间、客卫,另配有独立的小厨房。
客厅的沙发与电视。
先别急着吐槽沙发, 惊喜和意外都在客厅对面的服务台上。
服务台上放置了两瓶有偿使用的氧气, 不够意思,
'迪玛希''牌茶包差点意思,
5100矿泉水本就产自藏区,少有意思;
普通水壶很没有意思,
有意思的东西竟然是杯具.... 总的来说,整个会客厅一点也不瑞吉。
米黄色和棕色色调搭配硬木格栅,或许主观上是想要打造一番''精致的藏式风格''。然而,因为采光的不足,原本就偏深色的木质色调完全变成了暗沉的深色调,使整个大厅的氛围变得老气横秋,难以凸显较好的质感,与其说是藏式,倒不如说是传(香)统(格)中(里)式(拉),与瑞吉品牌一贯强调的暖色调、华丽且明亮的装潢冲突。 来到卧室,这才生出''这是瑞吉''的感触。
虽然也是相同的色调,画风却完全不一样。 请强行理解为''阳光的加持''。
还记得我之前说的吗? 本来准备叫前台换房的我,不到五秒钟就改变了主意,决定未来的几日就在这个房间住下。 理由自然还是阳光。 原来我漫步布达拉宫、闲逛八廓街、吃到玛吉阿米,还不惜浪至羊湖,苦苦追寻的''日光倾城'',其实就赖在了这间屋子里。 这样的方式在我看来就有了点完美的意思了。
较好的采光使棕色木质的实木家具恢复应有的光泽和质感。 床头上方的祥云图是拉萨瑞吉的标志性设计之一,是将瑞吉的传统奢华与藏区的人文风景较好的结合。 毫无意外的,整个卧室床头的设计才是最贴近我想象中, 伫立在日光城的瑞吉应有的样子: 和光同尘、尽知名的采光角
卧室同样配有沙发和条几,
同样因为采光的原因, 它比客厅的沙发更适合好好的坐下来喝上一杯茶。
浴室就比较瑞吉了。
双洗手池、
独立式浴缸
自动马桶、
Remede备品、
整齐叠放的毛巾,
带''SR''标志的浴袍。
评判一家奢华级酒店的标准, 不再是局限于人性化和实用,
而是上升到精致和考究的范畴。
无处不在的''SR''标记提醒着我们, 这是家流淌着与纽约瑞吉相同血脉的奢华酒店。 The END. 限于飞客规则,本文有部分删减,想看完整的故事,欢迎移步VX
来自克里斯汀和LIU©''想要与你虚度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