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墨龙 于 2019-2-16 18:49 编辑 0226更新,刚刚看到飞友发文也是多次网申不成换网点超柜、新录入信息申请一次就批卡,感觉我的这篇总结看来还是摸到了一些有用的规律。希望更多人拿满龙支付推倒大山白!
———————分———————
———————割———————
距离上次元旦晒卡一个月,终于艰难推倒建行大山白,四大行终于毕业三行了

此番推大山白可谓最困难的一次,被连续五拒之后,终于第六次裸申尝试后批卡。超过了推阿姨白时失败的次数。不过此番经历过后,感觉可以总结出几点经验供大家分享。
先罗列一下几次申请的时间周期:
12.25 visa版 建行App网申 次日拒-『12.26』
12.26 visa版 支付宝网申 13日两更后拒-『1.8』
1.2 visa版 微信网申 当日拒-『1.2』
1.8 mastercard版 建行web网银网申 2日后拒-『1.10』
1.10 visa版 建行App网申 13日两更后拒 -『1.23』
1.24 visa版 建行网点超柜申请 7日三更后通过-『1.31』
基于以上我的申请经历,我不负责地做出以下推论或者片面的推大山白建议。因为申卡的因素很多,我自己的有限的样本下的总结可能换到其他时间地区就完全没有参考意义了。
1. 两个渠道同时提交两个大山白申请没有用,系统对同一个“大山白”的多渠道审批没有漏洞。时间先后顺序的第二个申请会被系统自动拒绝。(虽然是已能预见的结果,但是我也肉测了一次)
2. 申visa大山白和mastercard版大山白在审批难度甚至审批流程上可能没有区别,排除了v和m某一个组织版本更容易的可能(亦在意料之中)
3. 完整的审批流程从用户端观测的更新日期变化可能在3次。
4. 系统可能为信审员提供了“当日立即拒绝”的操作之外,还提供了“一周后静默拒”的操作选项。
5. 建行app/支付宝/微信/建行web网银 这些都属于网申渠道,这些不同的网申渠道可能对最终结果没有影响。【划重点】而网点超柜申请,因为需要工作人员授权,因此可能成功率更高
6. 网点超柜申请时,有一个选择——新录入完整资料申请 和 老用户复用老资料申 请两个选项。【重点!】猜测新录入完整资料申请的成功率更好。因为我在选后者的时候,流程只剩下选择卡种,其余流程全部省略了。而完整录入资料新申请的时候,表单的默认值的历史老数据有很多字段根本不是上一次申请信用卡时留下的数据,而是最早很多年前申请借记卡时期的过期老数据。
7. 关于补充材料,网申没有地方提交材料。而超柜新录入完整资料的流程最后,“恭喜您提交信用卡申请成功”的祝贺页面明确提示了如果有“房本、车本或其他还款能力证明”可以提交给网点工作人员由其帮忙上传。
8. 关于大山白的资质要求。我在论坛上下翻了很久想知道大山白的资质要求和需要的材料,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只听说是“已有建行8w额度其它卡”或者没有说明具体资质的网申下卡(建行去年推大山白刚能网申的时候暴露出来过内部文件,说30以下看房车和AUM,三十岁以上只看AUM)。而此次我的肉测结果【更新,以及近期飞友下卡后查询AUM的总结】推翻了这一说法,我在建行只有一个住房贷款和一个天然气专用账户,除此之外没有一毛钱的存款。另外因为我是贷款户,所以我是建行五星客户,不排除星级客户对批卡的正向作用,但是感觉影响也没那么大,要不为啥之前五次全拒?
9. 关于纸质进件。我中途某次被拒之后,带上常规申信用卡所有资料(基本同推精粹白的资料)去了一个网点,要求纸质进件。工作人员拒绝给我表格,说只能通过超柜申请,说“只有我行客户才会给表格邀请,而此信用卡的授信额度三十万起,面相满足此类要求的客户”。发现果然跟论坛里总结的一样,网点工作人员多数都不懂信用卡业务,完全鸡同鸭讲浪费时间。
10. 日期更新常见发生在周一
最后,根据我的以上推测,我继续不负责任地给出一个推大山白的推荐姿势。
1. 已有建行卡的,先尝试提固额,如果能够提到8万可以尝试直接网申(网申无所谓具体哪个渠道)。
2. 已有额度低于8万的建议网点超柜申请。另外新户因为不能网申大山白,肯定也只能超柜申请。
3. 带上房本车本等资质材料,网点超柜选择“新完整录入资料”申请,申请完成后指着屏幕上的“由工作人员帮忙上传房本车本”文字,要求网点工作人员接收材料并且帮忙上传,否则如果拒绝则可以据此投诉。
4. 鉴于今年上半年visa返现活动优于mastercard,以及200酒店的名额visa较多些,建议条件一样的前提下优先选择visa版
最后附加一个小tips分享给大家,我自己亲身肉测的,从少量帖子中也能找到一些部分印证的技巧——新户同时申请两张卡,有可能能够获得较高的授信。
首先信用卡审批有系统机器的算法因素,也有人的因素。猜测这种可能——系统根据你输入的资料、选择的卡种、征信报告给出一个授信推荐范围。人工根据很多主观因素在推荐范围内给一个最终的准确授信也就是卡的额度。那么如果我同时申请了两张卡,同时进入审批流程,两张卡的审批授信处理流程流转到了两个不同的信审员那里,就可能给出两个不同的额度值。而最终卡到手后,我们就可以把二者调平,获得其较高的那个额度。【更新,此推论近期也有飞友的帖子做了证实】
以上是猜测的理论,而我自己肉测,我建行新户的时候同时申请了一个visa版本emv卡金卡和一个mastercard优享卡。最后前者给了5.5w的额度,后者给了3w的额度。调平后都是5.5w,这次大山白批了给了10w可以再次调平。
最后的最后,关于大山白值不值得办的问题。楼主其他*丝大白办的差不多了,为了补充一下阿姨pp换龙腾的无pp可用的局面,强推的大山白。值不值得呢?反正还有百万龙支付的积分在手,不出刚性年费的对我来说就是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