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的时候和家里人去香港玩,住的朗廷的联通房,当时的感觉:房间镜子好多,感觉房间很大,但是看清楚了还是感觉房间小。不过联通房中间的门还是让我很感兴趣,在两个房间窜来窜去还是很快乐的。11年后,从西贡回上海想着是在香港转机还是在深圳,一开始想着深圳住康莱德,但看了房型真的感觉没啥特点。后来还是选择了香港,至于住哪里,也是看了很多地方,但是经不起情怀的“诱惑”选择了朗廷。
香港的酒店价格真的高攀不起,30多平米2000左右的价格(情怀的价值),越临近入住时间,价格会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大。朗廷的官网预定的话有标明“房间支持升级”,当时的想法是,如果升级房型到行政房,那我一天的“食”就不用愁了,如果升级不了就是大床房,那就出去吃。毕竟入住时间是周日,人不会少,升级房型的想法不太现实。

地下室入口处(其实可以理解成双首层)

朗廷外观,现代风格的外观和复古风格的内饰

出租车入口处

官网房价
大堂的人很多,进入酒店终于闻到了久违的香薰味,这也是朗廷给我的第一印象,也是我认为酒店里面最好闻的香薰了(我甚至都想在家里买一个喷香机)。大堂和11年前的差不多,依旧给我一种英伦奢华的感觉,我还依稀记得当年我们一家人早上起来走下朗廷负一层去对面的地铁站坐地铁去吃早茶。入住的人很多,还需要排队,轮到我入住的时候,我开始想象我的死皮赖脸技能,让前台给我升级,前台说周日的话一般房间不多,他可以帮我看看,因为是含早餐的房间,在查房的时候也是和我介绍了一下早餐的位置和使用时间,查了很久我都快放弃了他和我说有一间行政房可以升级,给我了两张房卡。我行李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是我看礼宾一直在门口也没有去见他,一个人拎着一堆东西上楼了。
房间在12楼,房间的走廊感觉和11年前的没有变化,变化的是11年前住的是内景联通当,现在是城景行政房。然而进门之后发现对面的楼直接挡住了大部分的视野,只有侧面一点点地方可以看到外面所谓城市的景色。据说这级房型之前进行了重新装修,整体以白色淡雅为主,给我一种低调的英伦风。
有些地方我很喜欢,比如说客厅的这个装饰壁炉,虽然不会真的生火,但木头是真木头;书桌抽屉里有一本介绍朗廷酒店历史发展和变迁的书籍,里面主要是伦敦朗廷在不同英国君主时期的装修风格,主要活动,餐厅菜单等的介绍(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朗廷在二战中的经历,可以从一个酒店的历史看到一个国家的历史,这厚重感顿时涌上心头),当然也介绍了其他地区的朗廷旗下酒店;书桌椅不是之前的那种滚轮椅,换成了沙发椅,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正确的举措,朗廷不应该走商务风,就应该走英伦风;迷你吧的东西虽然不能喝,但是看看还是可以的(虽然迷你吧的东西酒廊里面都会有,拿多少都没问题),在迷你吧里看到了一个泡茶的沙漏装置,可以根据这个装置来决定自己需要的口味浓度(英国人真的对茶有很大的研究)厕所和11年前的相比好看了很多,我依稀记得11年前的房间厕所很暗,现在的厕所明亮了很多,虽然不大,但是台盆,淋浴间,浴缸,马桶等等该有的都有,而且并不会给你一种很拥挤的感觉;一些备品也很用心,比如说牙刷刷毛的颜色是典型的朗廷粉,这也是第一次看到粉红色的牙刷毛。
当然有的地方我觉得做的没有11年前的好,比如说在欢迎水果方面,就给三个苹果请问是认真的嘛;这个窗帘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拿开,而且每次就感觉像是卡住了一样;没有一个合适的地方放置行李箱;信封信纸和11年前相比简约了不少,同时少了很多酒店和周围建筑的介绍以及购物指南(虽然我不购物,但是这东西看着很好看

);信纸信封也是做了简化,之前的信纸信封很厚重,花纹很漂亮,现在的信纸信封给我一种廉价的感觉(说实话,我的很大一部分情怀来自于他的信纸信封);厕所方面,虽然现在也有浴盐,但是是袋装的了,之前是瓶装的(那是还是第一次知道这叫浴盐,原来洗澡还能用这玩意儿,于是当时问服务员要了很多,也不舍得用,一直放到现在)。不过和海口的朗廷相比,香港朗廷的润肤乳的味道实在不好闻,还是大瓶装的,这不是他们家的“川”,反正挺难闻的。。。。

大堂和大堂吧

房间外走廊

房卡和卡套,很喜欢这种凹凸不平的质感

卧室总揽

窗外城景

泡茶沙漏

沙漏时间说明

装饰壁炉

床沿及墙上挂画

厕所窗

信封,欢迎苹果,朗廷历史介绍书籍和装饰壁炉

沙发视角的房间


淋浴间

马桶

沙发椅视角的房门

迷你吧

咖啡机和免费瓶装水

迷你吧

11年前的酒店及周围建筑导览以及购物指南(虽然都泛黄了但是依旧不舍扔掉,很喜欢这种纸质质感和花纹)

11年前瓶装浴盐(这次的照片我找不到了,就是袋装的,可以自行脑补)
入住的时候也没有告诉我酒廊在几楼,我想着行政楼层的话,那酒廊大差不差就在这一层了。转了一圈看到了一个楼梯,于是走了下去,看到了一个club猜测就是酒廊了。进去之后也确认了我的猜想。酒廊不是很大,装修的感觉像是国外的小酒馆,清吧的样子,人也不是很多,食物也不是很多,有两位服务员,食物主要是以点心、鸡尾酒为主。点心说实话没有体现出朗廷的标准,少的可怜(朗廷在行政酒廊里面做的感觉没有其他酒店好)。如果选了瓶装饮料或者是酒的话,服务员会主动询问并帮你打开瓶盖(这里全程都是英文交流,因为粤语实在听不懂)。转了一圈也没什么好吃的,饮料倒是不少,于是带了几瓶回房间冰着,随后出去散步。
泳池和健身房因为时间来不及就没去,健身房应该是24小时的。泳池应该也没啥人去游泳,这么冷的天气。
早饭的人特别多,我去了差点让我等位。里面的服务员也是忙的不可开交,但是每个人都是笑脸相迎。早餐的食物和其他酒店相比也大差不差,朗廷应该是甜点比较出名,但是同样和海口朗廷相比,感觉是少了点甜点的种类。

电梯内饰


酒廊入口

酒廊内饰

酒廊内饰

点心

水果色拉

简餐供应

早餐
朗廷是我第一次体验国际性酒店,导致从此之后对这个品牌的酒店念念不忘,每到一个城市旅行,总会看看有没有朗廷的身影(然而基本没有它的身影)。这次在海口读书,无意间看到了朗廷的招牌,很厉害的住了2次,一次是海景大床房,一次是商务套房,2次的感受都挺不错的,也会把海口和香港的两家酒店做一个对比。就硬件设施来说,海口更胜一筹,但就历史底蕴、岁月沉淀和服务体验,香港毋庸置疑:电视里会显示有你名字的欢迎词,电话咨询的时候对方会称呼你的姓,酒店用完饭后会笑着说“谢谢,希望下次再来哦”,看上去一些很小的方面其实很容易打动住客的心,这与内陆一些酒店类似于“欢迎下次光临”这种台词式的用于区别很大,一个酒店服务的细腻程度可以看得出一个酒店的文化底蕴,很会给顾客带来深刻的印象。
未来希望朗廷在保证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更应该保留精致和风格和实用功能,比如信纸信封的设计,欢迎水果的调整,行李房子空间的安排等等,希望下次再次入住朗廷,对朗廷的情怀有增无减。
最后来点香港照片,不枉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