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去年寒假 由于之前跳岛/HKG MR的一些小状况 UA赔了一些代金券 想着要用掉 但是又想多体验一些的不同的(尤其是星盟)航司,加上我本人对于伦敦的情有独钟,最后出了一套非常曲折的行程:SNA-IAH-LHR (UA); LHR-ARN-HKG (SK); SZX-PVG (ZH, via JJN); SHA-PEK-LHR (CA); LHR-IAD-LAX (UA)。 其中SNA-IAH-LHR, LHR-IAD-LAX打UA电话出票(代金券叠加使用只能电话解决),LHR-ARN是SK青年票,ARN-HKG买的也是SK青年票,两张票单独出然后利用星盟强大的系统直挂,SZX-PVG从ZH网站出票,SHA-PEK-LHR是AV换的CA里程票。
中午1230考完final 赶下午2点30从SNA (Orange County/Santa Ana)前往休斯敦的UA1144,还好学校离机场很近,否则我是绝对不敢这样玩的..
SNA的United Club 虽然餐食选择不多 但是稍微垫饥还是可以的 胜在人少 感觉反而比LAX氛围更佳

UA1144 SNA-IAH 738执飞

推出时隔壁的AS 小机场就是好 撤廊桥5分钟之内起飞

飞行3小时抵达IAH 订票的时候由于想考完最快抵达伦敦 于是定了这个38分钟转机的行程 强大的UA app提供各大枢纽机场的地图 查好后续航班的登机口 下飞机之后乘小火车再步行 落机7分钟即可从Terminal C抵达Terminal E最偏远的登机口 我还花了15分钟去了一下lounge


UA5 IAH-LHR 走到登机口的时候我是震惊的 圣诞节之前(12/15)北美-欧洲探亲客流极为庞大..我这条是Group 2 左边的Group 1队伍也是从登机口排到大堂的另一端 高级会员太多了

UA5 IAH-LHR 机型pmCO的772 老当益壮
我说我想要window seat 没想到是这种靠“窗”座位..

起飞后1小时提供正餐 印度式鸡肉咖喱+藜麦沙拉 味道不错 比LAX出港的"miso ramen"这种黑暗料理高了不少档次

IFE硬件保养的很好 触摸屏很灵敏 地图界面相比之下还是787/77W更胜一筹

完全看不出这是架将近20年机龄的飞机

降落前提供轻便早餐

希思罗进场排队中


UK Border排了1个多小时 没有fast track即使跑得快也没用 UK Border的入境官员相比大西洋彼岸的某些国家真是友善得多

时隔一年 我又来了



伦敦地铁日常 自从有过身体进去头被门夹住的难忘经历之后看到这种满载的列车我再也不敢强行登车了..

double-decker是一定要乘的


Oxford Street 与Regent Street的圣诞彩灯


第二天早上4点半起来前往LHR SK1530早班机 穷学生为了降低出行成本+多体验不同的航司 买了两段SK青年票 然后拼起来直挂.. 还好柜台业务熟练 向supervisor确认了直挂条件之后就帮我搞定行李 同时两段行程打在同一张登机牌上面

您见过这样的T2吗?


刚开门的SQ lounge只有我一个乘客..

lounge hopping LH休息室配餐还是不错的呀 感觉早餐时段没有必要专门走到AC/SQ/UA的lounge去吃..

登机 找亮点

sunrise


A320neo 机舱极为安静 SK短途不提供免费餐食 只有茶跟咖啡是免费的.. SAS PLUS也就是带餐食的经济舱而已 连中间座位都是有乘客的


降落斯德哥尔摩ARN机场

隔壁的乌合联盟成员TAROM A318(?)

ARN中转体验极差 由于LHR过来的航班抵达的是国内航站楼 转机要乘摆渡车去国际航站楼 首先来到这个铁门 按铃喊人芝麻开门 然后过一道安检 下旋转楼梯 (对 是旋转楼梯 没有电梯 有手提行李的祝君好运) 然后在下图的ipad界面自己点“request bus" 等摆渡车过来 乘摆渡车去国际非申根航站楼 然后再过一道安检 才能抵达ARN-HKG的登机口 前后花了将近45分钟 还好转机时间宽裕 否则是很容易赶不上的



SK963 ARN-HKG新舱A333

每次乘飞机都会出点状况 机械故障 机长说正在联系另一架CPH-ARN的SK飞机把替换的零件从哥本哈根带到斯德哥尔摩来 于是本班机延误了2小时30分钟才起飞 登机的时候是这样的:

真正推出的时候是这样的:

餐食 主菜是橡皮style鸡肉 味道感人 能切开算你本事 IFE不能看航图 wifi倒是良心价格

北欧飞亚洲的优势在于时间短 睡一觉很快就到了 本公司洲际长线SAS GO一律只提供一罐免费饮料 第二罐开始以及所有酒精饮料都是收费的 便宜没好货是有道理的...

北欧风格的早餐 相比omelette这种传统飞机餐略胜一筹

晚点1.5h抵达HKG 我原本预留的5小时“转机”时间被压缩到3.5h 还好HKG行李出的特别快 从下飞机-入境-提行李一共花了10分钟,然后一路狂奔下楼赶5分钟后发车的A33X


喜欢伦敦跟香港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双层巴士的普及



屯门公园落车 转B3X去深圳湾口岸 水货客不少

进入深圳

我是真的心大 距离停止值机还有2小时 深圳湾口岸去宝安 乘的是M474到后海转L11..

隔壁乌龟小车B737

深圳地铁11号线



第一次来SZX 治愈了我的密集恐惧症..越看越上瘾


据说是尊鹏阁特色?牛腩拼云吞?

ZH9505 SZX-JJN-PVG A319执飞

泉州/晋江机场 MF/ZH占了大半江山

泉州机场的休息室 有柠檬茶算可以了..

回到家第二天就去了苏州 谁知道这是什么吗


趁着寒假有空去了次重庆 3U去 HU回 这两家不愧是国内线高品质航司

instagrammable place 李子坝站


正巧赶上重庆10号线开通 交通迷当然不能错过啦

CKG T3 超大航站楼

HU7476 CKG-PVG B789

IFE音乐还有alan walker 有点小惊讶

回到家又闲不住体验了新开的9号线延伸段以及17号线


1/6回程 把AV里程烧掉换了CA 说起来从小到大没有乘过CA 所以这次很期待 由于元旦之后的第一个周末 客流爆满 在这种只剩2张Y舱的情况下CA还能给外航放2张X舱 没想到啊没想到 原本CA1590是748 出发前两周换成了744 运气太好

第一次乘744 高端大气上档次

柜台小姐姐说帮我选了紧急出口座位 上去一看 Excuse me? 腿都伸不直..还好只是2小时的飞机 洲际这种座位堪比老虎凳

陈旧的客舱内饰 起飞的时候感觉整架飞机快散架了一样..

餐食是奥尔良鸡腿三明治 照片? 没有的没有的 不能用手机的.jpg
抵达PEK 第一次来PEK..

PEK边检极为混乱 人声鼎沸 边检跟安检之间的缓冲区太小 导致大量乘客堆积打蛇饼
Biz lounge装修 要吃热食的可以去F lounge 那我就不客气了:) 所以说CA是可以做好的 只是看它想不想做好而已

旗舰748

彩绘A332 当天CA855飞伦敦是后面那架彩绘机 客流太好导致超售 彩绘机属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IFE不是触屏的 飞机保养水平令人堪忧

预定了海鲜餐 所以两顿吃的都是虾仁系列 飞行途中拍了张窗外 看看这划痕 唉 安全员坐我旁边 由于IFE实在太差了 后半段航程我把跟安全员聊天当成IFE 连安全员自己都说这飞机略旧,同时怒斥北京航食的方块米饭

抵达LHR 这次入境倒是很快 乘Piccadilly转Jubilee进城

moxy就是这样子的.jpg

第二天早上4点从Stratford出发前往希思罗 同样Jubilee到Green Park转Piccadilly


早班机 UA123 LHR-IAD

去的太早 又成为了SQ lounge的唯一乘客

我说我想要靠窗座位 登机一看 跟来的时候UA5一样 又是面壁座位..

UA每日17班直飞伦敦 (DEN/LAX/SFO/IAH/IAD/EWR/ORD)

第一次乘搭B752这种窄体跨洋 体验上其实反而比宽体更舒服 载客量更小 唯一不足的是行李架太小 我晚登机发现行李架被占满 只能把书包放在前面座位下方

总算遇见stroopwafel了 亚洲线从来没碰到过 (虽然亚洲线asian style snack也很好吃)

早餐 欧姆蛋+薯角+法兰克福香肠

LHR-IAD这类东海岸航线提供第二次餐饮服务 热食 比BA要好

早上11点抵达IAD 原本接的是晚上7点飞LAX的航班 到柜台要求standby 1230pm UA632的航班 客服告知航班全满 行李能上但是人上不了 可以帮我改到下午3点55的航班 有确认座位 但是我不死心 跑到United Club前台问能不能改1230pm的(当时standby list上面有15位乘客) 老奶奶弄了5分钟给我出了一张UA632的机票 对我说“You are lucky today!" 此时航班已经开始登机 谢过老奶奶之后赶快跑到登机口 先前的gate agent看到我手里拿着机票 很惊讶 "You got a confirmed seat??!" 至今我也不知道老奶奶是如何操作把我塞上这个航班的..

失去了E+也无所谓 能比原来航班早走哪怕给我middle seat我也愿意的

UA的739超大行李架好评 即使晚登机都有空间放行李

IAD偶遇QR的A320??

这架应该是机龄比较老的739了 配备了IFE 另外一种版本的航图

5小时30分钟后抵达LAX 能有很多航司选择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第二天开学 校巴肉搏战回归日常生活..

这次旅行双向各耗时36小时(含伦敦过夜8小时), 累计飞行25000mile, 4家星盟成员UA+SK+ZH+CA, 解锁了UA的大西洋线以及SK/ZH/CA三家星盟成员。总体来说除了CA硬件跟SK软件差强人意之外, UA跟ZH的航班都很令人满意。美帝三大航的standby policy以及rebook policy都是国内航司的短板。趁年轻多折腾 星空联盟的庞大网络让我在折腾的回家路上绕的越来越远 以后有机会说不定我就飞ET的LAX-ADD-PVG了~

下集预告:UA+"UA" 首次体验星空联盟太平洋联营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