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楼主入住的时候为公立2020年岁末)
【写在前面】
就在近日,随着上海中心的J酒店正式投入运营,高居“开瓶器”环球金融中心顶端的上海柏悦酒店终于挥别了“沪上最高酒店”的光荣称号。说实在的,长达十年霸占高度榜首,引来无数流量的热切关注,PH这个光辉十年已经大概率能够载入史册了。

另外,也不得不佩服凯悦家在上海的卓识远见,瞄准浦东,拿下地标三件套其中的两座,集团长久的霸占着“上海之巅”的宝座,岂是惬意二字可以抒怀的?
其中,凯悦的大当家,上海当之无愧的最强分店,唯一的Category 5,便是这家上海柏悦,KPF设计楼宇,Tony Chi( 季裕棠)工作室设计软装,如此种种,使得上海柏悦成为了一家“必要一住”的酒店(至于论坛里其他帖子说的好与不好,还是留给楼主亲自入住以后在自行决断罢)。

【正文开始】
从新天地安达仕离开,打车直奔浦东三件套。

抵达柏悦酒店在地面的迎宾层。


是日上海气温颇低,风也极大,因而礼宾员们大多都蜷缩在室内(有可能是地面停车的管理员,没有通知好礼宾员有客来访),所以行李服务也是等楼主自己走进了大楼才开始的。

除了度假村的分店,柏悦一直都是演绎“闹市私宅”的终极好手

这不,全酒店的总大门也仅有一组并不能算宽敞的对开移门(但是挑高绝对优秀)


进门的第一区空间,为Nespresso胶囊咖啡店(看到咖啡师小姐姐穿的有多厚就知道这天到底有多冷了)



室内一楼设计的较为曲折(个人认为是起到视觉上更为隐私的效果)
廊底两块指示牌,主要是关于疫情防护的有关指示。

转过弯,就是礼宾柜台的位置了,宾客需按要求出示健康码,通过体温测试方可入内(一楼全层唯一可以歇坐的地方为靠墙的一排矮凳,有点憋屈)。

礼宾台的背景取自万国建筑群,看起来基本上属于油画风格(个人感觉PH的话不如搞个黑白的建筑群剪影,可能会更符合)

明明下一区的空间相对来说要宽敞上不少,但是为了视觉上的美观,排排坐在先前提到的墙边的小凳上,这还是难免有些本末倒置了一点吧

下一区,眼前豁然开朗的高挑空间,仅有一对雕塑进行装饰。(虽然有点想吐槽,但转念一想这操作确实挺柏悦的)


随着天花板高度的降低,

又可到达下一区

一侧的指示牌(PH标准字体)

楼层指南,手绘的很有趣

终于,经过几次弯,行过好几弄,通过许多门,楼主终于来到了地面层的电梯厅(讲真,上海柏悦真的可以说是第一家楼主在回过头来写入住测评的时候,通过看自己相册里的照片,却仍然回忆不清酒店的动线的酒店。这么多的门道如果不是为了风水的角度,那么我只能说一句:季大师牛逼了!
Ps:(当然有人可能会讲,多出好几道移动门,可以有效的降低室内的烟囱效应,毕竟像这样子的超高层酒店,一旦有大量的蜂涌入室内,那么会非常的吵闹)。


但是事实却是,哪怕这么多的门进行层层阻隔,通过视频我们依然能听到风声,极为激烈和凄厉,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

电梯厅的装饰明显较外部公区显得更暗些(也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之后的高空楼层做铺垫。不得不说,从室外走进室内,公区的装修色彩一直在逐步深入,这点倒是做得很好。)厅底为著名雕塑《标准时代》,在诸多的柏悦家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存在(比如宁波PH红酒吧里面)

进入电梯(关于风声和烟囱效应所造成的困扰楼主只在上文做一次吐槽,虽然在入住的两天中,一直在被这个问题困扰)。
有质感的侧墙

轿厢的内部设计倒是非常的好看(时常在形容柏悦酒店的设计风格的时候,产生词穷的现象,因为柏悦在很大情况下是给人一种看着就对了的感觉,而不是到底在哪里可以究出原因)。轿厢内部,下浊上清,再呼应厢顶的类似大红灯笼的顶灯,再好不过的诠释了什么叫做简写的新中式。



酒店楼层的安排是空中大堂和餐厅最高(很多的早期高空酒店都会这样做),因而前往客房必须先从外部乘坐直达电梯,先抵达大堂,然后再从大堂转乘向下的电梯,前往客房层。

电梯楼层显示并无采用电子屏幕,各层各有各自的小灯指示到达,这也是不会过时,永驻摩登的一种做法。

抵达第87层,也就是酒店的空中大堂层。


大堂层实际上坚固的各种功能确有不少。


除了酒店前台以外。


主要的还有大堂吧和悦轩中餐厅


还有可以向下步行到86层的沙龙和宴会厅,85层的康体中心。
到前台办理入住,
本次入住也是友人积分换的房间,加成的会员级别也仅有探索者,本就是近几天即将跨年的关口,对于房间是不怎么报以高的期待值的。
但没有期待反而带来了好结果,前台小姐姐悉心帮楼主选择了选择了个景观不错,且客房面积更大的房间(应该是升级了房型),绝对是意外之喜。
接下来就是前往客房,
换客房区电梯,乘梯下楼。


楼主所入住的客房位于全楼的第81层
电梯厅的装饰相较楼上,要更加简洁明了,好在使用的是大量木制表面,否则基本上可以算是北欧极简风格了。



全层楼其实呈一个六角宝石形状,因而走廊实际上呈环形。

公区这光影明暗的处理,是季大师无疑了


当然这手笔也果然惊人,楼主入住的楼层,客房几乎是两两一组,且都聚拢在一个公用门之后(方便以一套的形式售出,亦或者是对风水角度上的考量),但实在也是对空间的浪费。


进入室内,酒店最基础房型都已经是55平方米,而楼主的客房作为角房的一员,更是空间卓越。
客房毕竟不是套房,因而房内的各类功能布置完全可以做的更加从容些。

从进门处到卧室,并不采用门廊的方式(毕竟房内空间也不是一个标准的方形),而是进门先设置一个三角形的行李和玄关功能空间(包括独立的座便器间,门也开向这里)
衣柜和行李架的组合柜,搭配装饰两个正红色的皮抽屉,很正,很亮眼(但是既然作为一个双床房,这样子的行李架空间,是不是稍欠够用?)




特别提一下,这家PH的拖鞋真的是非常的舒适,至少楼主在入住那么多酒店,还真没见过这种厚底还能慢回弹的拖鞋(厚底的不少,但质感像乳胶一样能够慢回弹真的没见到过)
座便器间空间不大,但另外配有台盆(所以全房间一共有三个台盆了),该设计有效的缓解了使用压力,也同时有助于避免尴尬



面对着行李架的空间,设置着客房的迷你吧。

迷你吧的配置还是很全的,关于酒品还有其他酒店难以见到的麦卡伦12年和马爹利的XO。


下方就是小冰箱的位置,配的非常满(当然都不是免费的哈哈哈)


玄关区和卧室区,用木制竖栅栏作为屏风进行隔开。

卧室区域的空间虽然整体呈梯形,但是各个功能区划的布置非常标准。

除了靠窗正中间的位置,由于结构的原因是比较大型的柱子(当然设计师也取巧的,在柱子的一旁设置了Nespresso咖啡机等功能设备,让柱子的存在没有那么突兀)。特别一提的是,客房的保险箱也位于此处的柜子中。


特殊的胶囊形式,茶包品牌为TA茶语轩


客房的空间布置比较常规



双床的布置(又必须吐槽的一点,为什么一张床边有插头另一张床死活没有啊!设计好看,但用起来难免让人肝颤,让人无语。)

倒是点灯的情景控制开关做的还有点可爱,对于电动窗帘也做到了集成控制,精细且熟悉后相当好用。

两张床的一侧开窗,正面的角度堪称无敌,侧面金茂大厦的尖顶,又能望向东方明珠以及苏州河,这个窗口也太美妙了!

就这角度,不拍一段延时摄影都不好意思。

靠窗的窗边摆有一张小圆桌,桌上摆有本次客房入住的欢迎礼和欢迎信(讲真这个积分兑换是真的值当,细节待客真的相当超越了期待了)



卧室的主要采光来自三扇大窗(倒也没有完全做到落地的地步)

这一个采光优良的区域,主要用作安排客厅的沙发。
办公桌和电视机柜几乎安排在了一起,电视已经更新成为了新的三星品牌超薄智能款。


书桌一角,感觉很素雅的配色,亦能够体现出别样曼妙


物件收纳在小角落中,一板一眼刚刚好

临窗的贵妃椅

房内正中的较为瘫软的近乎懒人沙发的存在

进入客房的最后一个区域,也就是主洗手间(仅带有洗浴功能)。


洗手间空间不算大,好在特别隔离开了座便器间,使得干湿分离这一要求完全不是问题


洗手间室内大面积的采用镜面设计,有效增强并不宽敞的空间感。

淋浴房和浴缸建在一起,可惜浴缸并没有临窗而建(当然如果浴缸也有景观的话估计也就不是这个价格了), 浴缸周围特别设计了木制扶手和小台阶,再加上浴缸体量不大,整体有点日式。

客房备水为5100品牌(前一天入住的新天地安达仕酒店也是这个品牌的水,是不是高档凯悦系标配?)

备品的品牌为来自西班牙的Natura Bisse悦碧施,算是在La Bottega旗下的最高档品牌之一了,柏悦用的是江苏欧亚代工的产品,香味和清洁能力比较柔和。

其余盥洗设备都收纳在侧面橱柜之中

最后,便是客房的景观了。
这家柏悦的客房,和丽思望出去倒也各有千秋(丽思是透过香格里拉看江面,而柏悦更是可以以金茂大厦和东方明珠这两个标志性的天际线建筑物入景)



不过与楼宇的楼层并不低,窗边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凝霜结冻现象

离开客房,看一看酒店的其他设施配置吧~
酒店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打卡点,就是在85层康体层的天际泳池(只可惜楼主是夜晚造访的,如果白天拍照只会更美)




天际泳池真的无需多言,真的勇夺审美不老的神话(只可惜楼主拍的时候使用的宾客一直不在少数,以至于很难避过人取景)。在图片上很难描绘,但现场确实能够体现出其极克制的华丽感。





同层也配置着酒店的健身房区域,由于场地的限制,整个健身房被划分为两个区域,分别用作于有氧器械和增肌器材的摆置。







设备的话,基本上更新成为了高现代化的TechnoGym产品,而且做的相当不错的一点,就是酒店在疫情期间有为了确保社交距离做出努力,许多的设备隔一个才开放使用(但这样的举措也成功的造成了,本来就不多的设备更不够用的局面)






当然,在窗边跑步的感觉,俯瞰大地还是极好的

瓶装水和水果可以免费取用

此外,85层的客房区公区布置和楼上也稍有不同。

至于酒店的其他公区
夜间,在世纪100餐厅关门之后稍微拍了几张照片(毕竟第2天早餐是不包含的),再多的木家具也没有限制住酒店在设计上的摩登感。倒是为钢铁森林,减少一份锋锐,增添一份稳实感。







还有就是酒店设立在空中大堂同层的礼品店


以及同层的主厨餐桌Chefs Table,进门处的墙面装饰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搭配样式传统家具,比对明显,颇为大胆。


餐厅内部(应该是放眼上海也是头部级别的消费了)

第二天就愉快退房(早餐最后选择了客房服务)
然后就是本次跨年行的最后一站,外滩WA啦!
总而言之,这是一次超越预期的入住体验,积分兑换却能够如此厚道的给予升级,让人感动~
最后十分感谢前台小姐姐给予的全套四版本酒店房卡,房卡控大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