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地:香港國際機場
目的地:倫敦希斯路機場
航班號:CX255
飛機編號:BKQH,機齡11.7年(資料來自於飛常準)
會員級別:國泰銀卡
推薦指數:5顆星/5顆星🌟🌟🌟🌟🌟
本次航班的預定方式可謂是頗具戲劇性。自三月起筆者持續查詢四月下旬香港至倫敦的獎勵兌換機票,但由於該航線系傳統熱門航線,商務艙兌換一票難求,僅有經濟艙可以以26k點數拿下,並且可以搭配一段國內行程聯運,例如PEK-HKG-LHR。但隨著國內五一假期臨近,以及香港的復活節 勞動節 佛誕日等公共假期也覆蓋了四月底至五一黃金週的日期,所以後面就連經濟艙的獎勵機票也已經全數售罄。
誰料人算不如天算,4月29日凌晨一兩點左右,無目的地刷著國泰的獎勵兌換頁面,結果突然發現HKG-LHR放出了一張4月30日00:35分從香港飛抵曼城的CX259轉接不列顛航空BA1389曼城至倫敦的商務艙獎勵客票。相比國泰最新一輪調整獎勵客票兌換表後HKG-LHR直飛商務艙的88k,本次行程由於涉及一段外航中轉銜接,所以兌換所需里數稍上調至89k,但考慮到此時距離起飛已經不足24小時,仍然是非常划算。立刻下手,總價89k亞洲萬里通點數 1500左右港幣的稅費。
CX259通常是用A359來飛,原本是與爾雅商務艙無緣。結果在傍晚七時許,筆者搭乘城巴機場快線A10前往機場路上時,手機連著接到同一香港號碼打來的三次電話。感覺應該是正經電話而非新興產業,於是接通。原來係國泰航空致電,通知原訂30日起飛至曼城之CX259班機公務艙超售,並看到我是轉機前往希斯路,因此可以幫忙改簽至29日當晚香港直飛希斯路的航班,一班十點多,另一班則是本次搭乘的十一點半起飛的CX255。由於忙碌了一天沒怎麼吃飯和休息,因此筆者計劃是到機場後在lounge洗澡吃飯然後休息一會,所以就提出希望更改至較晚起飛的CX255。客服小姐欣然同意,並表示目前僅餘兩個座位。因為想好好睡一覺,所以我選擇了不靠窗的一個座位。
掛斷電話後,我突然想起,國泰在倫敦線上這個時刻投放的應該是B777才對,查了一下果然如此,那麼就應該有機會體驗到最新的爾雅客艙。於是也就有了本次完全計劃外的爾雅客艙體驗。
聲明:文字具有主觀性,記錄個人體驗與心得,不具有普適性。圖片系隨手拍,供參考示意使用,不具有美觀性。
城巴機場快線A10,從西環至香港國際機場僅需約45分鐘,和轉地鐵去中環坐機場快線時間相若,但頗具價格優勢。如果時間剛好合適且行李不太多,A字頭機場巴士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機場巴士停靠T1航站樓南側,因此進入之後直接就面向值機A、B、C區域的國泰櫃檯。儘管筆者沒有托運行李,但因為涉及到機票變更,需要在櫃檯辦理確認。
值機櫃台小哥人很Nice,講話輕聲細語十分溫柔。筆者告知了機票變動的情況後,小哥似乎是剛來不久,又請了主管過來協助確認辦理。值得一提的是,主管有主動問是講廣東話還是國語,這點是加了一些印象分的。由於辦理時間較長,小哥連連抱歉,說要再稍等一陣子,並告知最近香港飛曼城和歐洲其他地方的航班經常遇到超售,然後就會被協調轉到倫敦。
打出登機牌和貴賓室邀請卡後,就一路前往安檢通道去lounge休息了。
由於過去40多個小時都沒怎麼睡覺,腦子有些混亂。本次登機閘口為7號,櫃檯小哥其實已經告訴我剛好7號登機閘口對面就有國泰的自營lounge,但我腦子懵懵,不知怎的下意識覺得是the Wing寰宇堂。說實話,我個人不是很喜歡寰宇堂,總覺得坐著不舒服。玉衡堂和玲瓏堂我都還蠻喜歡,而7號登機閘口旁的國泰lounge正是the Deck玲瓏堂。但由於腦子不清楚,完全把玲瓏堂給忘了,也不太想走去玉衡堂或者AMEX,所以直接去了同為寰宇一家成員澳洲航空在HKG的lounge,國泰商務艙機票或寰宇藍綠寶石可進。

澳洲航空休息室門頭
澳洲航空lounge裡雖然人不算太多,但仍然是有零零散散的乘客,所以就沒怎麼拍照。餐食方面,熱食只能說是一言難盡,與國泰和AMEX比起來毫無可比性。於是只簡單加了一些像是義大利麵又像是烏冬麵的食物配白葡萄酒。後面又拿了一些水果,補充水分和維生素,防止飛機客艙乾燥難耐。

澳洲葡萄酒,這款還可以

打個卡,cheers!
至於淋浴方面,由於此時人不多,淋浴完全無需排隊,可以直接使用。淋浴室佈局與裝潢簡潔,不如玉衡堂的淋浴室看起來典雅,但空間相對大一些。備品是沒見過的牌子,應該是與澳航合作的澳洲本地品牌。

淋浴區
看時間差不多,就準備動身前往登機閘口。離開lounge的路上,吧台的小哥會對每一個離開的乘客打招呼說have a good flight。這裡的工作人員看起來都很熱情友好,這一點也非常加分。
香港國際機場 國泰航空的登機向來組織有序,按照優先人士 - 頭等/鑽卡/綠寶石 - 商務艙/金銀卡/藍寶石 - 經濟艙順序依次登機。登機時可以看到空服員在做商務艙客人準備工作是非常忙碌,可以說真的是忙到起飛。按照流程,送上迎賓飲品和熱毛巾,但因為好像時間來不及,所以沒有在起飛前詢問用餐需求。推出前,客艙經理(?,深黑色服裝)有過來打招呼致意,介紹自己並歡迎再次搭乘,還有詢問之前有沒有體驗過爾雅客艙。整個飛行過程中,空服員加上這位經理的態度都十分友好,並非面善心冷或冷面相對,可以說是一個意料之外的體驗吧。半個月前飛HKG-NKG的經濟艙時,本人有聽到客艙廣播喊了我的名字(可能是同名,但我很確定是我名字的發音)說請與客艙服務人員聯繫。正好路過一位男空服員,我舉手示意,結果他看了我的登機牌後就直接說「叫的不是你喔」,然後就走掉了。
作為國泰隆重推出的新一代客艙,筆者感覺「爾雅」無疑是一個優秀的客艙更新設計。去年曾經飛過一次B777老客艙的商務,兩相對比,可以看出國泰在升級方面是花了大功夫的,不過還是有三個小問題我想簡單分享一下。
座椅空間方面,如果是坐立模式,座椅空間可以說是十分寬敞,即使拉上座椅的門板,也沒有擁擠逼仄的感覺。特別是在筆者本身塊頭比較大的情況下,腿部空間和雙臂活動空間仍然沒有覺得受限。這一點感覺比去年搭乘的卡塔爾航空B777和A351上的Q-Suite都更勝一籌。特別要指出,卡塔爾航空的Q-Suite給我的感覺確實是有寫狹小,但由於去年只是兩小時左右的飛行體驗,所以沒有太強的對比性,未來如果有機會還想深度體驗一下。但如果是調整成平躺模式,本人感覺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腿部空間嚴重不足,小腿和腳部明顯感覺到十分擁擠壓迫。這一點在論壇其他報告上也看到有所提及。本人193cm,躺平睡覺可以說是只能蜷縮雙腿讓自己不會被卡在座椅裡面。與此相比,去年從廊坊PKX飛多哈的反魚骨式座椅佈局,雖然也有腳部空間不太充足的情況,但沒有如此狹窄到起床略有困難。
座椅側方上下的儲物空間充足,側面的桌板上還設置了無線充電功能,手機放在桌板上的無線充電區域就可以充電。這本應十分方便,但一個問題是,桌板上沒有標明哪裡是無線充電區域... 這一點非常令人無語。據我本人十幾次嘗試,只有一次成功... 最後還是拿出了充電線和插頭。
還有一個小問題就是閱讀燈的設計,如果這個燈本來是為閱讀目的而設計的。燈光只能朝下,所以無論是我坐著還是躺著,他其實是照不到我要閱讀的內容的,只能說起到一個發射光線點亮周遭環境的作用。如果我想坐著看一會書,那光線就不是很適合閱讀。
不過總體而言,瑕不掩瑜,13個小時的飛行,這款座椅給我的體驗,如果說滿分是10分,我仍然可以給到9分或者9.5分。卡塔爾航空的廊坊-多哈線就不計入在內的話,這是本人第二次飛洲際商務艙,上一次還要追溯到2019年的巴塞隆納飛香港,也是國泰航空,由A359執飛。當時是預定了超級經濟艙,在登機閘口刷登機牌被提示升級至商務艙。之前來來回回也飛了若干次經濟艙,總結還是平躺真爽,有錢真爽

以後還是要多多賺錢才行










航班準時落地希斯路機場。T3航站樓不存在快速入境卡這種東西,於是按照之前的經驗,下了飛機之後的秘訣就是兩個字:快跑。跑贏同飛機的人,就起碼能減少等候一兩百人的排隊時間,何況相近時刻還有一卡車的寬體飛機航班到港,包括土豪國家飛來的A380。扛著背包和行李袋一路狂奔7分鐘之後,終於來到了入境處。結果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竟然沒有人排隊,前方有0人等候,1分鐘迅速入境。上一次來倫敦是2023年的12月,當時是從杜拜坐A380飛過來,差不多也是這個時間到達。從下飛機一路跑到入境的櫃檯,中間被攔截等候,一共花了10多分鐘,然後在入境櫃檯排隊等了將近三個小時...希望以後也都有這種好運氣


Cafe and Chill

路人小哥入鏡

倫敦文華東方門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