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张版图镇楼----夕阳西下

△三张版图镇楼----暮色北京

△三张版图镇楼----全日餐厅
当你穿梭于北京东三环时,于团结湖附近一定会被一幢白色的楼所吸引,它跳动而扭曲的切面,被拉扯而变形的玻璃窗,这种非经典box的楼体总是那么吸引眼球,它就是今天的主角----北京康莱德酒店。
这座开业于2013年的酒店,于今已近十年,但是前卫的设计理念,并没有让其有着陈旧之风。虽然,近年来随着杭康、厦康和沈康越来越进入人们的眼球,都已成为了当地数一数二的网红酒店。北康虽说少了些网红性质,但是在北京一票传统的酒店中,北康又显得有些新潮。


△弧形切面




△亮片做成的屏风

北康在设计上还是有些想法的,大量艺术造型运用于公区的各个角落,光影的明暗搭配很讨巧,调暗的背景,通过灯光凸显主体,让人穿梭于酒店就仿佛置身于作品本身之中。

△大堂吧的雕塑



当然,除了灯光的设计之外,酒店还在色彩运用上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钢筋水泥城市中的绿洲之路,在深色大理石为背景的主色调外,又运用了一些暖色调作为前景而突出。

△红
本次入住体验的是一间10号的全景房,位于中楼层。客房有些伪套的样式,但是为了有开阔的视野,客房又没有将隔断去进行区分。因为房间内有根大立柱,设计者又在此通过设置一个嵌入式电视进行包裹,进行了前后的分区。
由于全景房设置于东南的角落,因其切入式的造型,这两间全景房都设计成了以扇形为依托的异形空间。扇形的基底,让临窗一侧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而近乎全落地式的窗子,又让整个房间在采光方面有了更为通透的空间。而异形的造型,除了让每个角落都让人有些惊喜之外,也增加了客房的可视性。




客房的主体色调为米白色,搭配上浅木色软装,整体给人感觉还是偏温馨的,有很强的居家感。不同于公区在各个角落摆放艺术品增加酒店的艺术性,客房的装潢可以说是非常素净的了,不管是墙体,还是床头背板,抑或是卫浴空间,都走了一条极简的方法。客房区域,甚至连一把椅子,一张沙发都省略了。
当然,在电视机两侧的临窗区域,设计了一个办公间,和一个休闲间,于此处坐着欣赏窗外的车水马龙,亦不失为一件惬意的事。






步入式衣帽间位于进门处左侧,亦为客房后侧,与卫浴空间相连。提供有红色和白色各两套浴袍,红色的点缀,让素净的空间多了些暖意。这种颜色并不多见。
卫浴空间采用的是狭长型的布置,淋浴间、卫生间、盥洗间和浴缸一字排开,进退空间稍显逼仄。浴缸置于临窗一侧,明卫的设计也符合新潮酒店的调性。百瑞德的备品之余,还问阿姨要了一套上海滩的存货。小鸭子提前摆放于浴缸之上,小熊在开夜床的时候也主动放置于床上。Never just stay,Stay inspired的体验油然而生。







△上海滩
景观可以说是这家康莱德的亮点之一了,尤其是全景角房的这个位置,和酒廊的位置保持一致,刚好可以远眺国贸CBD的高楼群,看车来车往,人去人来。当然,由于入住的是中楼层,景观还是打了些折扣,多多少少有些遮挡,但是三环东侧的以中国尊的核心的高楼群还是能直接去客房中瞥见。






行政酒廊倒是简配了一些,之前前往的时候还曾有过单点的主菜,而且出品不俗,到入住的时候却只有自助的形式了,而且菜品的丰富程度也大为减低。好在服务还是非常在线的,不管是主动提供饮品,还是清理座位等,都非常积极。当然,酒廊最亮点的地方莫过于其景观了,不过弧面的玻璃,拍照的时候非常容易产生反光的现象,拍摄的过程需要注意。


△行政酒廊一隅




△行政酒廊看窗外




△下午茶

早餐位于一层,穿过这道红红的大门,便进入到了餐厅。餐厅采用三层镂空的高挑空间,给人非常庄严的感觉,一侧临窗,一侧作为高达三层的书架,让酒店文艺感倍增。从餐厅的旋转楼梯上来,进入到书架区域,有种欧洲古堡的亲临感。在黑色背景中,一道道横平竖直的由灯光勾勒出的线条,明暗搭配,让这个空间具有了时空穿梭感。
早餐采用半自助式点餐,提供的菜单菜品还算丰富,自助的菜品同样俱佳。早餐的出品算是符合康莱德的品牌。








△书架和酒柜






△单人位


康莱德住得不多,除了天康和大康,北康算是住过的第三家,从体验上来看,是胜过入住过的前两家的。一住保级,不知道下次体验希尔顿系的酒店,又会是什么时候,遇见的又会是哪家酒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