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地区作为帝都消费与时尚水平前列的地区,与我而言一直是一个无福消受和匆匆路过的地方。
包括这次住洲际。
房券预订,房券的房态似乎更受酒店本身的限制,隔了两周才成功预订。
酒店大门朝向东,看着比较开阔实则与便道融为一体,较之其他大门比较混乱,也提现不出这一块区域的相对独立性。
公区只在入住与退房时能用上,看着还挺有设计感,但个人无感更多。大概是上了岁数觉得太年轻了吧。
没有主动开车门,入住时除了“升级”到了17层外没有其他介绍,早餐也没介绍。佛系了。

铭牌,久违的洲际

似乎是个大堂吧

对采光运用较好,但不知阴天时的样子

又是一片公区,洋人喜欢在这儿用电脑

前台的灯

跑车就在门口,晚上基本都开走了。
怪我住的少,对这个造型的房间想吐槽几句。
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奇妙组合?
进门的私密性倒是很好,以为自己被升级了套,后来发现是我想多了。
浴缸和洗手台开放的真彻底。
浴室和卫生间共用一扇门?!省钱?!
电动窗帘和窗纱好评,不愧是较为新的酒店。
minibar的杯子嘛,我大概是被哈尔滨栗子惯坏了,觉得有点儿低端。
新酒店很少见的酒店手册,客房送餐一直没找到菜单,无论是扫码或纸质的。
床不错,枕头高度有点儿别扭,一个矮两个又太高。
窗户朝向东,可以看到一部分北边(工人体育场北路),屯子里是看不到了。



纸质版还这么大一本的很少见

全国酒店标配电话








左为浴室,右为卫生间,一扇门真省


有一说一,还是挺有设计感的




房间不是行政楼层的,也就没有酒廊体验。
只吃了顿早饭,入住当天的晚饭是外卖解决的,机器人送到房间好评,不像索菲特跟摆摊似的放在一楼门口。
早餐不建议选考窗户的,穿堂风可还行,工作人员说楼梯下面有门,那为什么要在有风的地方摆桌子呢?
味道一般,品种上该有的都有了,早餐炒菜热菜类似乎成为现在国内酒店的发力点了,但真的会有人大吃特吃吗











周末宅酒店,除了房间哪儿也没去。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真要说的可能就是电梯里的电视声音巨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帝都住店,好天气才是难得的。
窗外拍拍拍。
不会主动再次入住,不是酒店不好,是我老了。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