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末的加东本应春暖花开,今年却是阴雨不断,气温一直徘徊在十度左右,让人很不舒服。加上今年格外严重的季节性过敏,小弟我每天只能是靠过敏药续命
春天是我最讨厌的季节...

学业告一段落,实习也正好结束,有一段空窗期。许久未回屋企,趁清明末回乡下拜山应当最适合不过。

Foie gras nigiri
出发前一晚去蒙特利尔名店Au pied de cochon吃鹅肝,好好满足一把

Black pudding tart + FG
名店果真是名店,无论是创新菜还是传统功夫菜都做得非常出色!

第二天一早五点鹅肝都还未消化就送小弟到了机场

柜台的大姐看了看我的行程,又看了看红本本
“你都没有签证怎么去香港?”
第一反应 “我合着中国人回自己地方还不行?”
想了一下,还真不太行...
解释了好一番,还说要看我离开香港的车票(12306她也看不懂啊),才终于把登机牌交给我

暑期出行高峰尚未开始,但可以看到大屏上的航班已经排得满满当当

时间不多,去国内区的Maple leaf lounge弄点咖啡
人不算特别多,吃的也就那几样,小弟拿了个牛角包就去赶飞机了

是日不幸登机口在A51,是蒙特利尔少数的swing gate之一:早上国内航班多的时候作为国内闸口使用,傍晚欧洲航班集中出发的时候则把玻璃门一关改为国际闸口。因此A51是距离国内区休息室最远的闸口。

是日航班AC301 蒙特利尔特鲁多国际机场 前往 温哥华国际机场
表定起飞时间07:20 到达时间09:50 飞行时间5小时30分
预估碳排放量314千克

是日座驾C-GOFW
A330-343E 首飞2014年1月7日 机龄9年
在2021年由加拿大航空租赁运营以前,本机曾经在新加坡航空运营。这也是加航机龄最小的A330之一。

航班准时关闭舱门,并徐徐离开蒙特利尔
本班航班的乘务由温哥华基地的组员担当,机师则来自蒙特利尔基地(温哥华基地没有A330)

加航大地主
是日航班全满

加航从2020年开始为旗下所有的的A330装置新舱,其中高端经济舱是其从未在其他宽体机使用过的产品。值得一提的是,A330的高端经济舱和A220所使用的商务舱为同一款座椅
换一句话来说,这就是在花高端经济舱的价钱坐商务舱呢

小弟的座椅14K,有headrest和leg rest

此外还有footrest,legroom也是非常的充足,更别提IFE的大屏幕了。座位可以打个8.5分

飞机起飞不久后即开始上早餐,小弟选择了加航的招wàn牌nián早餐:俗称P.O.的Parsley omlette and sausage
本次航班的P.O.由Newrest制作,和Gate Gourmet的版本稍有些不同,酱汁稍微更浓厚一些,也有一些机场配的是薯泥

飞机穿越落基山脉

加航最近在旗下所有飞机的IFE系统开始加装电视直播的功能,但仅在国内航班可以使用,有3个新闻台(CTV News, LCN和彭博)和3个体育台(TSN1, TSN2, RDS1)可供选择,其中LCN和RDS是法语台
想当年加航刚开始弄IFE的时候(2006年的Project XM)他们是每天上传前晚CBC的和Radio-Canada的晚间新闻

而小弟则是选择看正在直播的阿塞拜疆大奖赛(周振宇没多久就出局了

)

地图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可以点选每个机场看他们的航点

五个小时的航程很快就过去,小弟的航班准时抵达温哥华

熟悉的国内出发大厅... 温哥华虽然作为小弟最常光顾的机场之一,也有好些年没来了

温哥华机场一直是小弟最喜欢的机场。它的设计不像中国和中东众多大穹顶的豪华机场,但却很舒适,也从来没有像蒙特利尔那样只要人一多就有处处拥挤的感觉。

它也在小土豆上台十多年前就开始大量融入了BC省原住民文化的元素,可以说是很有前瞻性了

最近完工的扩建工程更是设立了一个天井花园,种植了BC省本土的针叶树

只可惜,受到各种人为和非人为的影响,这个北美连接东亚的大枢纽直到现在还未恢复到corona前一半的航班量。是日的大屏上的国际航班也屈指可数

小弟来到了国际区的Maple Leaf Lounge

这个Maple leaf lounge是加航启用新企业ID后首个开幕的休息室,设计还是很不错的

还没到提供酒精饮料的时间

小弟以前每次来都是人满为患,经常都要排队。如今,因为温哥华国际航班的减少和Singature Suite的分流,当年熙熙攘攘的景象已不复存在

看看书,喝喝咖啡,悠悠闲闲地旅行

这个时段出发的五班航班分别前往德里(印度航空)、上海浦东、香港、东京成田和首尔仁川

是日航班AC7 温哥华国际机场 前往 香港国际机场
表定起飞时间11:50 到达时间16:05 飞行时间13小时15分钟
预估碳排放量895千克

加拿大太平洋航空1970年代在香港报章刊登的广告
AC7是加航的老牌航班之一
早在1949年,加拿大太平洋航空就开通了前往香港的航班。当时,蒙特利尔-多伦多-温尼伯-埃德蒙顿-温哥华-东京-香港使用的的正是CP1这个航班号。后来CP1也一直由温哥华前往香港和东京的航班占据。
即便后来CP Air变成Canadian Airlines,又再被枫叶航空吸收成为今日的加拿大航空,AC1~10这几个单位数航班号仍然全部都是前往香港和东京这两个城市的航班
商业方面,和太平洋航空合并后的加航都一直很重视这条航线。1990年代,当时的加航就制作了好几齣粤语广告。多年来,从DC8, 747-200, 747-400, A340-300, 777再到2014年的458座777-300ER运奴船,加航也一直使用最新的机材飞行这条航线。可惜在social movement之后香港航线的客流持续不振,在加上后来corona和俄乌战争的影响,2019年起这条航线只能长期使用787-9

是日座驾C-FGHZ
B787-9 2016年5月11日首飞 机龄7年

由于前日多伦多航班取消导致大量乘客误机,是日航班超售,有十几个旅客被改签到东京再转国泰

787的高端经济舱也是加航最早的高端经济舱。相比起A330的产品,2013年版本的座椅没设leg rest,headrest也不能调整,但稍微更宽一些

另一个区别是对于第一排的乘客来说,IFE是收纳在座椅下方的,所以起飞和降落的时候并不能使用

对小弟来说,legroom还是非常宽松的

本班航班的乘务由温哥华基地的组员担当,全部都是讲广东话的大哥哥和大姐姐

加航IFE的选择依然非常丰富

飞机拜拜员

是日menu
部分菜式由蒙特利尔名店Europea的老板Jérôme Ferrier设计

起飞不久后就开始了第一轮的drink run,小弟选择了加航一向稳定的红酒。加航的品酒师Véronique Rivest的选择一向很适合小弟的口味,从未踩过雷,是日供应的一款葡萄牙的full body。高端经济舱通常供应的是商务舱上一个月的leftover,所以品质和商务舱是一个水平
Véronique Rivest在加蒂诺开了一家Soif Bar à vin,小弟上个月刚光顾,有过百种葡萄酒供选择, 服务和小吃出品也是非常出色。大家下次去渥太华不要错过了!

午餐小弟选择的是姜汁鸡肉配炒饭,前菜是鸡蛋薯仔沙律,甜品则是cinnamon味很浓的卡布奇诺蛋糕。Gate Gourmet的出品
前菜和甜品算是非常出色,主菜如果不介意湿漉漉的炒饭的话也挺好吃,尽管所谓的姜汁鸡肉只不过是酱油煮鸡腿肉

吃完饭小弟就开始睡觉,睡醒就开始发snack了,是让人一言难尽的吞拿鱼三文治。在三文治上,加航从不含糊,一直保持低水准

降落前三小时开始发早餐,这一餐和经济舱是一样的。刚吃过P.O.的小弟不想再吃炒蛋,于是选择了鸡肉面。
基本上就是用刚才的豉油鸡来拌面罢了。虽然算不上难吃,但也算不上很好吃

因为航班要绕过俄罗斯的空域,飞机一直沿着日本列岛飞行。小弟一看窗外,诶这不羽田吗...

第一次体验空中俯瞰富士山

可惜窗户被锁死了不能调亮

大白象大桥

鱼翅羹
到达香港咯

13个半小时的航程为了绕开俄罗斯空域和气流所以看上去弯弯曲曲的

熟悉的通道,清关速度很快,基本不用排队

过完关,等了不到5分钟行李就出来了

熟悉的飞机

因为最后一班渡轮已经开出,小弟只能使用地面交通工具回大陆。因为往年糟糕的经历,小弟也不愿意坐直巴...
从航站楼往地铁站走,看到列车月台转右即是巴士站。巴士站左边是龙运,右边是城巴

今日坐城巴机场快线A22,盛惠39蚊

车材使用的是烂大街的Alexander Dennis E500MMC
巴士从机场开出来人不多,但是一到港珠澳大桥口岸即坐满

A22线途经北大屿山公路,汲水门大桥,青马大桥,昂船洲大桥,西九龙公路。下高速后第一个站即是西九龙高铁站,所以很少会受到交通堵塞的影响

相比起机场铁路,巴士价钱既便宜,又可以欣赏沿途风景

在昂船洲大桥俯瞰蓝巴勒海峡

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葵涌货柜马头

下高速就要摁钟下楼准备下车了

大约40分钟时间就到达。巴士站临近机铁九龙站、柯士甸站和高铁西九龙站,交通还是很方便的

一幢幢令人窒息的屏风楼

下车后即要上人行天桥

沿着“高速铁路”的标标走即可,步行距离和机铁的九龙站差不多。离西九高铁站最近的地铁站应该是柯士甸站

进站之后要坐电梯下楼

适逢五一,车站的人流很大,好在过关不用排队,10分钟不用就清关完成进入禁区内
算是运气好,中国大陆4月29日起停止要求核酸,小弟在新政生效后的第三天入境

坐最后一班往广州东的高铁,G6564晚上22:12开出,途经深圳北和东莞南,23:42到达终点广州东,全程耗时1小时30分,是西九和广州东之间最快的班次

时间来到晚上,大屏显示只剩下前往深圳和广州的短途班次

但是禁区内的候车室还是人满为患
另外,禁区内的插座也被封起不能使用,说是因为已经进入内地法律规定不能设置英标的插头

只能上车再充电了

候车室的座椅完全不能满足客流,很多旅客席地而坐
全国除了台北车站,也就西九是这样了吧

待旅客如孙子的广铁在4月调图后开始使用中国第一批和谐号——CRH1A担当西九-广州东的班次
CRH1A不仅座椅不能旋转,有一半的座椅都是倒头,气密性也很差,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因为全是地下,所以耳朵可要受不少罪。与此同时,CRH1A的最高速度只有200km/h,按道理顶多算D字头,但抢铁和龟铁却用的是G作车次号,票价更是浮动到全国独一无二的水平
广铁和港铁合作果然是1+1>2,可谓广深喝血号和粤西水鱼号之后的又一杰作

五一的车票全部售罄。适逢广交会,一等车厢内近一半的乘客都是鬼佬
小弟运气差,坐了个倒头位


列车从西九开出,先是以180km/h的速度前往深圳北,接着在广深港高铁的高速段以190km/h的速度到达东莞南站。在进入旧广深线后只以130~150km/h的速度慢悠悠地晃到广州东

终于到广州了。此时已经快12点,回家的地铁已经收车,小弟只得叫家人来接
写在最后:首次体验加航A330的高端经济舱,感觉新的座椅比旧产品有不少提升:IFE升级不说,leg rest真的是game changer,让舒适度提升了一个等级。目前,加航所有16架A330都已经改舱完毕,今年新租的2架则仍保持新航的客舱。来年加航有三架全新787加入机队,不知道使用的是旧产品还是新产品~
是次旅程door to door时间达到了30小时,还是有一点累的。加上五一出行和垃圾广铁,高铁部分的体验可谓是非常差。期望中加可以加班吧,现在每边四班真的害人,之前加航申请获批的广州航权还要不要了(估计是不要了

)
加航餐食实际上没有网上传得那么差,有时候还是能吃的,讲真这次的P.O.和豉油鸡都不错,但是三文治的水准还是一如既往。
感谢各位大大再一次的支持!